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气象,大明扫盲运动! (第2/3页)
虽然说朱允的任务要求只是需要认得五十个字以上,但想要让每个大明的百姓认得五十个字以上,这仍然是一个艰巨到詹微难以想象的天大难度! 大明百姓何止千万? 不管是做什么,其实对朱允来说都是一种牵制。 于是朱允只得自己又一个人从阳山上回到了京师。 这种感觉当真让人不好受。 想必昨晚,应当也没少喝。 毕竟,如果真的对百姓们讲什么大道理,只怕是不出三两下自己就睡着了! 也只有讲一些话本什么的。 朱允缓缓讲来:“此番叫你前来,乃是因为孤见到上次夜校的成果不斐。” 尽管此人在朝堂之上,不甚显眼。 “很好,那么此事就交由你来办理。” “至少也需要五百万两银子起步。” 而是转而和老朱聊起了别的话题,爷孙俩就像是一对正常的爷孙,开始聊起了家常。 甚至比现在还要年轻的长大也完全可以! 心中确定了扫盲的事情之后,朱允便立刻召来礼部尚书詹微,扫盲这件事,朱允思虑良久,还是决定交给詹微来做。 也让他们习惯,只有朱允的日子。 但瞧其面容和衣冠,却没有一丝凌乱,显然在面见朱允前,应当有换过衣服,整理面容。 孤家寡人的滋味,朱允体会的越发深刻。 朱允也看出了对方的一丝不安,解释道:“孤这次找你来,乃是有一门差事要交给你去做。” 也只能领命受旨。 在朱允的召见下。 “而且,这其中更还需要各地教喻的配合,安排各地学子成为夜校的老师,给所有大明的百姓们扫盲。” 但若是人人都能认得几个字。 朱允不再去想那么多。 “罢了,也只能是尽可能的改善医疗条件了。” 粮食的问题,对现在的大明根本就不能算作问题,朱允之所以要修建水库,也是为了几十年,乃至百年后做考量。 而且老朱在阳山,自然是要去阳山上去看望老朱。 反正国道已经修建好了大半,只需要查缺补漏。 却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朱允神色一喜。 朱允的要求不高,也并不贪心,毕竟扫盲的根本目的并非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学识渊博。 看来将此事交给他来办,倒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三年的时间,朱允便不再打算搞什么硬件上面的大动作。 “想要问问你的意见。” 想到此处,詹微斟酌再三后,说道:“殿下,若是想要给整个大明的百姓扫盲。” “为了激发这些学子的积极性。” 勾起百姓们的兴趣,然后再慢慢教授他们识字、写字,才可能有所成效。 没想到这个詹微还有几分办法,这么快就考虑好了该怎么处理此事。 想必日后,或许能够得到朱允的重要!从而在当今的朝堂之上,站稳脚跟! “不错!” “既然已经决定休养生息之策,不若趁着大家农闲的时候,开办夜校。” “又或是自己的名字等等……” “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向孤提。” 毕竟,现在老朱降低一分影响力,到了朱允继位之时,朱允的影响力就增加一分,出现危险的情况也会少上一些。 好借此机会,让朝臣和京师的百姓习惯,没有老朱的日子。 这才是朱允的真正目的。 只顾着眼前的利益。 好让他来提要求,然后去将此事办妥。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或者已经过了学习阶段的人来说,叫他们读书认字,那简直就是如同天方夜谭。 哪怕是加上那些只是念过几天书的人,也不会超过百万之数。 至少,也要学会怎么写自己的名字! 是不切实际? 还是说根本就办不到? 可这两个,都不能说,因为他知道,一旦太孙殿下决定了的事情,便再无法更改,而且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但经过太孙殿下之手后。 朱允的根本目的其实也只是想让大明人人都能认上几个字,这样一来,至少在培养大明下一代的时候,识字率机会突飞猛进。 休养生息的国策已经定下。 而不用担心随时可能会被年轻人给捅下去。 詹微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果不考虑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