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战后  (第2/2页)
/br>    “胡说八道,若是楚人有歹心的话,前番伐齐的可就不是五国了,而是六国!    若是楚王觊觎齐国城池,莒城离楚地如此之近,那人家为何不趁济水对峙之时便出兵拿下,反而要等到今日才带兵前来?”    用不着达子出声,已经认定淖齿是来支援齐国的齐王立马站起来责问田单。    他本身就对这宗室兄弟大有不满,当初若不是这家伙力保那该死的触子,如今齐国的局势也不会糜烂至此。    恨屋及乌之下,齐王根本就听不进去田单的建言。这就是个输红了眼的赌徒,在发现一根救命稻草的时候便会用尽全力去紧抓不放,脑袋瓜子里完全不会考虑这到底是不又是一个陷阱。    于是乎齐王田地大手一挥,十分慷慨的直接封了淖齿一个宰相之位。且莒城则是迫不及待的四门全开迎接新宰相前来履职。一厢情愿至此,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楚国大将与其军队此时还尚在几十里开外……    楚国出兵与莒城发生的事情,身在临淄城的乐毅等人自然都还不知晓。    就如达子所料的一样,联军此时根本就没有打算翻越太行山脉去行那斩草除根之事。    而是在众人几轮协商之后开始瓜分既得利益和继续攻占其他未占领的城池。    其实伐齐之战打到现在,除了燕国之外,其他四国已经开始放慢了向前的脚步。    只因这场战争虽然得到了难以想象的利益,可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也就在这当口之上,秦王赢柱终于熬不过今年冬天的严寒,于联军攻破临淄的当日两腿一蹬双眼一闭嗝屁了。    消息传到齐国的时候,赢昊正在监督第七波人口的迁徙。
    与之前所商量好的一样,秦国在这场战争中半个城池都不要全部放弃。不过这次另外四国也学聪明了,他们不再为了一点财货而去选择劫掠人口,为此赢昊还一度郁闷了好久。    当然,本身一举灭亡齐国也并不符合苏秦制定伐齐计划的初衷。    留下一个半死不活,时刻想着夺回疆土的齐国,用以牵制魏赵燕三国才是最符合秦国利益的。    有了秦王驾崩为借口,白起自然是顺坡下驴选择退兵了。    秦军一退,魏赵韩三个老兄弟更是没有了进取之心,同时也在各自的君王受意下开始巩固胜利的成果。    至于时刻想着如何灭掉齐国宗庙的乐毅,此时独木难支,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本部人马驻扎进了临淄城中。    齐国经此一战,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为了能够长期统治新得来的城池,乐毅亦是颁布了许多安民慧民的政策。    便比如减免赋税,分发来年的种子,严禁士兵劫掠等等。    而在此前提之下,躲在山里贼窝中的孤夜也终于才得知了联军大胜的消息,于是迫不及待的带着所有人直奔临淄城而来。    说实在的,直到现在他整个人都是懵逼的。就当时那场大火,哪怕是谁都会觉得必然是联军惨败的结果,可事实却是以三十万齐军大溃败而收场。    个中原因一路上道听途说自然无法了解详细,于是他这才迫不及待的往临淄城赶。    所谓近乡情更怯,如同丧家之犬在外面被撵了几个月,如今终于可以汇合大部队了,那激动的心情一时间是无法用任何言语来描述的。    不过等到一行人终于出现在东城门外的时候,面前见到的一幕却是把孤夜等人给吓了一跳。    只见为首的那位中年帅大叔远远的便立在护城河的吊桥上,全身甲胄着身一丝不苟。    两侧站着的是腾超和雷图两个心腹。特别是左边的那个大胡子,此时那张脸都笑成朵烂菊花,那副斑黄的牙齿全漏了出来。    而令孤夜更加意外的是,三人身后跟着的除了整齐的两排甲士之外,居然还看到了许多熟人。    有当年在令支寨里的队长曹进,嘴巴经常碎碎念的胡碾,火头军的老卒长狄咸也来了。    这老家伙还是没变,此时正一个劲的抹眼泪,而军中医匠白崖则是不断在用胳膊捅着提醒他。    副将井启也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只是默默站在人群后面,脸上也是笑得很是灿烂。    这些都是令支寨的老人了,想必都是跟着腾超随军来的。    然而除了这些之外,蓟下学院里那群孙子不知为什么也出现在了这里。    有诨号“酒剑仙”的李延年,长得忒娘炮的李非,猥琐之极的羊谷,还有那个总是想着点石成金的班究。    都不知道这些家伙不好好待在学院里当他们的狗腿子,却是要跑到这里干嘛来了。    看这几个家伙身上或多或少都裹着绷带,看样子应该都在那场大战受了伤。m.    见到如此多的熟人在等着自己,孤夜的心绪亦是不由得陷入到那段快活的回忆中……    未完待续……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