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帝星飘摇 (第2/2页)
出。 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当他们行走在大路上的时候,犹如迁徙的蚂蚁一般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令人战栗。 士兵们的肩头扛着新铸的火枪,马车与驴车运载着一门门沉重的大炮,宣告着这些年大顺发展的成绩。 大华用火器屡败明军,威名远震四海,王崇祖自然也是想到了要发展火器。事实上在见识了火器的厉害之后,天下如今存在的几个势力都不约而同地发展起了火器,而除去大华之外,当论大顺发展的最好。 他们招募了不少的工匠,为大顺军打造火器,并将其装备至军队之中,至此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精锐部队得到了装备,战斗力大大提升。 火炮数量,也是为数不少的,更有大量重炮。 这个政权如今正是朝气蓬勃。 北直隶的防线,理论上应该部署有十万明军的重兵,但是此时却如同纸糊的一般。 其实,这个时空,无论是武兴皇帝还是弘光皇帝,都是十分重视军伍的,单论军事力量,无论是兵力、装备还是战斗力,甚至还要强于原时空的崇祯,就算不如新生的大顺,也不至于败得这么快,毕竟他们是防守的一方,天然有着优势。
那么明廷少了什么? 军心与民心。 没有银饷,甚至军士连吃都吃不饱,便失去了军心;繁琐的苛捐杂税,便失去了民心。 甚至连大多数的地主士绅之心也已经保不住,他们如同那荒原之中的野草,已经被名为“顺”的风所吹倒。 此时已经没有城池愿意为皇帝坚守了,更不会再有上次那保定城之下的死战,士兵们不再愿意为皇帝征战。 但是依然有许多将领愿意为大明效死。他们率领着自己麾下的精锐家丁,狂呼酣战至最后一刻。 甚至有将领在自己的麾下的军队已经投降的时候,率领着亲兵向漫漫无边际的顺军发起决死的冲锋。 更有许多忠于大明的士绅文官,在城池失陷、陷入敌手之后悬梁自尽。 但是这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 十二月,大雪纷飞之时,顺军的旗帜再次出现在了北京城之下。 朱由崧再度披挂起了战甲。 站在北京城的巍峨城头,凝视着下方那气势恢宏如同一只凶猛巨兽的顺军,他低声呢喃: “太祖皇帝,请庇佑我,渡过此劫。” …… “会破吗?” 此时整个天下都在关注着北疆的局势。哪怕是正在西南激战的张献忠和沐天波,都将目光投向了北地。 这是正统之争。 大明的都城北京,是正统的象征,大明皇帝朱由崧,也是正统的象征。纵然此时天下已经残破,依然如此。 大顺若是能取而代之,那么便是天下的正统,至少在很多老古板眼里会是这样的。 王崇祖也很清楚这一点。 在漫天大雪之中,他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发动了猛攻。 火器的轰鸣之中,士兵们呐喊着开始了冲锋,要用血rou之躯攻下这座三百年未陷之城。 精心培养的士兵在此刻显得那么廉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