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年 (第2/2页)
> 宦官来到了南方大军的营中,向他宣示皇帝的旨意。 孙承宗不愿意,他愤然说道: “东吁已破,战事便应当就此终止。穷兵黩武,非是治世之正道。” 朱常洵被激怒了,他把云南巡抚下狱,换上了一名听从他命令的将领。 随后他指着自己的宦官,说道: “你去南疆,替朕监督这些外官。” 宦官受宠若惊,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到兵权了,这是头一次。 他决定,一定要忠实的完成陛下的任务。 战争机器,再次开动,源源不断的援军、金银与粮草,也再度向西南流去。 为了支撑自己的野心,大明的财政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了西南地区,随后消耗在漫无止境的战斗之中。 那些宣慰司,一样不是那么好惹,明军每一步前进,都用血rou造就。 那交趾的领土近在眼前,却又似乎远在天边。 可是,现在已经是武兴十四年了。 要是换算成原时空,那已经是崇祯年了。
寒潮将大明吞噬,水灾与旱灾在各地轮流上演,蝗虫形成了海洋,大明三百年,灾害从未如此频繁,似乎上天,也要击垮这个已经垂垂老矣的老人。 灾民,大量的涌现,更有出兵那繁重的徭役,义军再度兴起。 水利工程进行不下去了,劳工们抛下手中的农具,参与进了起义军之中。 烽烟四起。 而这些年,朝堂之上,也不太平。 为了战事,皇帝与首辅争吵过许多次,首辅甚至还封还过数次皇帝的旨意,弄得皇帝暴怒不已……又有王体乾、倪文焕的挑拨,他们的关系急剧恶化。 而最根本的一点,是, 皇帝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 似乎只要战争没有结束,他就依然是那个战无不胜的帝王。 国库里还有银子,那已经完工了六成的水利,以及那治世的余韵,给大明带来了最后的一线生机。 “陛下,河南蝗灾,请停止用兵,拨国库以赈灾……” “陛下,湖广盗贼蜂起,南方兵力空虚,无力镇压,请调回南境之兵……” 群臣的劝谏,在朝堂上响起。 皇帝在皇座上,有些木然地挥手,将这些官员的奏疏驳回,下狱,如同以往一般。 “最后半年,再给朕最后半年!” 他忽尔有些绝望,红着眼睛像一个赌徒。 而同一天,那位首辅站起了身。 他走出京师,看着遍地的疮痍。 京畿一样遭了蝗灾,流民不断,好在天子脚下,总算还是有人接济的。 可是其余各省呢? 他甚至有些不敢看那告急的文书。 他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弟子了。 但是他不能看着他这样下去,看着自己塑造的帝国堕落。 在前往皇宫之前,他第一次走到了京师正中的庙宇前,跪倒在那塑像之前。 “祖,请你救救天下吧。” 他低声道。 大家不爱看那我就把这一段快点过了吧。(p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