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叛乱终结 (第2/2页)
声惨叫,那骁勇的人影从马上落下,没了声息。 …… 在付出了四百多名骑兵的伤亡之后,叛军彻底被冲垮了。 宁王也没能跑出去,成为了明军的俘虏——对方都是骑兵,逃不了。 正德十四年的这场叛乱,就这么被轻易地平定,只是在历史上翻起了一丝水花。 没过多久,王守仁也率军赶到。 在两人的面前,宁王被押了上来。 此时这位昔日大权在握的藩王头发凌乱,浑身肮脏,早没了昔日的荣华与气魄。 看到正襟危坐的皇帝,他当即跪地,不断叩首,涕泗横流,希望朱厚照可以饶他一命。 然而话刚出口,他就受到了王守仁的怒斥: “宁王!你为了一己私心,起兵谋反,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你为了筹措资金,派人伪装盗匪打家劫舍,又悍然起兵,杀害许多忠直之臣,更使得千百士卒为平叛而死,现在怎么好意思在这里乞命!” “陛下,臣请诛宁王宸濠,以慰冤死百姓、战死兵卒之魂灵!” 朱厚照听着他的话,连连点头,此时他的神情也严肃了起来,没有了昔日的浪荡:
“如此行径,确实不诛不足以谢天下。” 朱宸濠猛得抬头,直勾勾地盯着王守仁。 谋反大罪固然是要诛杀,但是身为皇亲国戚,其实也并非肯定要死,到底是杀,还是软禁之类的,还是得看皇帝,如果皇帝愿意保你的话,也不一定就会死。 朱高煦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王守仁这么一说,皇帝就算原本有留他一命的念头,现在也没了。 他焉能不恨? 用血红的眼睛盯着王守仁,朱宸濠恨恨道: “陛下,臣要检举,王守仁擅自调动朝廷军队,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南赣的军队竟尔听从他的号令!虽然是为了平定臣的叛乱,但是却是严重违背了朝廷律令。” “臣想问,这几个卫所,到底是大明的军队,还是他王守仁的私军?” 这话听得着实有些怪异,但是却也是一个事实,毕竟当时宁王还没有反,而江西匪患已经平息,王守仁不该有可以调兵的命令。如果坐实了,那王守仁就算平定了叛乱,他一样会获罪。 没有皇命就可以调动半个省的军队,哪个帝王都不会容忍的。 死吧,和我一起死吧。看到朱厚照表情凝重地转头看向王守仁,朱宸濠的内心一时之间充满了快意,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王守仁的脸上出现后悔的模样。 然而王守仁却是不慌不忙,伸手入怀,掏出一封敕令: “陛下请看,这就是臣调兵的敕令。” “宁王叛乱之前,臣察觉到赣南匪患有复苏的迹象,刚刚向镇国府申请敕令,不想宁王正好在此时叛乱。” “请陛下明察。” 啥? 朱宸濠呆住了。 世上竟有如此凑巧之事? 此时的宁王朱宸濠,只想在内心高喊一声:天不助我! 而王守仁却在内心暗自窃喜:幸好林言之前提醒他,要事先向镇国府要敕令,不然说不得还真会出问题。 不过没有敕令,军队也不会听他的也就是了。 朱厚照当然不知道这些,他重重一脚踹在了朱宸濠的身上: “好贼子,竟敢诬陷朕之良臣!” “押下去,交有司定罪!” 正德十四年六月,朱宸濠伏诛,宁王爵除,叛乱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