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也先南下 (第2/2页)
剌军几乎始终是在以多打少。 虽然没有直接将羁縻军击溃,但是整个东蒙古却也被搅得一团糟,奉命提督东蒙古的石亨被击败后生死不知,明军彻底失去了秩序,还有大量的鞑靼壮年人口被俘虏。 也先当即把这些人编入军中,随后命阿剌率军两万继续进攻羁縻。 他则率领着剩下的军队,向长城发起了攻势。 他们此时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八万人,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瓦剌因为实力的衰退而没有选择分兵五路,而是同时进军关内。 在后世有一种说法,瓦剌凭借着区区两万人,便击败了明朝的五十万大军。 明朝固然没有五十万军队,瓦剌也绝对不止两万人。 凭借区区两万人统治这广袤的草原,这是不可能的事。 事实上当也先兵临北京时,他的实际兵力,是瓦剌进攻大同、宣府、古北口的三路人马的总和。他们当时分兵五路同时发动进攻,最后造成土木堡之战的,便是其中的三路共九万人。 明朝呢?吃空饷严重,并且派遣大臣平叛的时候也总喜欢让他们带一支三大营的军队去,三大营的战力和实际人数,都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那么多。 再加上王振的瞎指挥,能赢那才见鬼了。
不过这一回瓦剌虽然人数上少了,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却并不拉垮。 反而是北地的明军,因为瓦剌的称臣,导致边关太平近十年,战斗力下滑极其严重,根本没有原本历史上边军该有的战斗力。 不过数天时间,瓦剌军便已经突破明军防线,杀伤明军数千人。 长城之内,无数的百姓就这么赤裸裸地暴露在了瓦剌的屠刀面前。 也先没有约束军队,他的士兵需要发泄。 七日之后,长城以南的数十个城镇村落已经被屠戮一空,金银被搜刮了个干净,瓦剌军的士气达到了顶峰。 随后他终于汇集部队,兵临大同、宣府,随即发动了猛攻。 强攻一个月,死伤数千人,然而一座都没攻下。 也先总算是见识到了明朝九边重镇的实力,虽然边军疏于战斗,但是凭借着城高池深以及充足的粮草、武器,郭登和杨洪把这两座城池守得死死的,愣是没有让瓦剌军踏入城池一步。 这一个月,为大明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告急的奏疏送到朝廷时,朱祁镇还有些不可置信——在他的眼里,瓦剌还是被永乐打得丢盔弃甲、乖乖向自己俯首入贡的小小蒙古部落而已。 没想到,他们竟然有着这样的实力! 然而紧接着的,便是大怒—— 你们来我这儿刷钱也就算了,我不过是要你们把之前骗的还回来,你们竟然直接动手,还要不要脸了? 看来是大明太平久了,周边的国家,已经忘记这是一个怎样的庞然大物了! 朱祁镇的眼睛里闪烁着寒芒。 你要战,我便战! 瓦剌分五路进攻,脱脱不花率军三万攻辽东,也先率军三万攻大同,阿剌知院率军三万攻宣府,阿罗出将军率军两千攻陕西,另有一支两万人,由古北口攻密云。其中,脱脱不花的兵力、也先兵临北京时的兵力、阿罗出的兵力全都记载在《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之中,阿剌知院的兵力则是出自《关西志》。 感谢“后悔磨叽”的打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