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上贡风波 (第1/2页)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正文卷第三十五章上贡风波“刷。” 御书房里,朱祁镇翻过一页奏折,疲惫地揉搓着眉心。 这么些年过去了,他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青涩少年。 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个二十六岁的成年人,身披一席龙袍,容貌威严,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帝王的端庄。 政务之类的,也已经处理得十分熟练,不过这么繁重的事务,也多少有些难以承担。 多亏有内阁在,不然当真要累死。 他轻轻叹一口气,暗道老祖宗设置内阁的英明。 拿过已经审阅好的奏折放在一旁,他看向了下一份。 这是礼部的上奏,明晃晃的“陈瓦剌入贡事疏”七个大字写在封面上,让朱祁镇由一种不详的预感。 翻开奏折,扑面而来便是礼部尚书一股nongnong的戾气。 “瓦剌也先,每次入贡,马匹两千,牛羊数万,使团人数更是多达三千余。” “来往接待,须有酒rou饭食,舒适住宅,更需赏赐金银珠宝,耗资无数。” “如今一年之中,使团入贡次数竟达五次之多,飨赉之巨,几空国库!” “臣请陛下下旨申斥,亦或削去也先王爵,以示惩戒!” 能让饱读诗书的礼部尚书气成这样的,也只有来自瓦剌的兄弟们了。 无他,因为也先实在是不地道。 朝贡贸易体制是自停止下西洋以来的主要贸易体制,羁縻府州开了互市,来往自如,瓦剌可没有,他们虽然能打,但是穷也是真的穷。 为了攒钱,也先就不断地入贡。 第一次入贡的时候,使团只有两百余人,带着上千的马匹和牛羊,且一年只来一次,这是很正常的入贡流程。 而大明为了彰显自己的富裕,自然不能让他们白白上交贡品,回馈了相应价值的金银珠宝,同时相应的人员也都得到了赏赐,总体价值远朝贡品。 在后世人的眼里,这不是冤大头吗?我大明不抢你就不错了。但是在古代的皇帝文官们眼中,给予四周所谓“蛮夷”大量赏赐,是彰显中华富庶,属于长脸的行为。 反正一年一次,也承受得起。 但是也先谁啊,本来就屡次劫掠大明边疆,再加上穷,自然不会客气。 尝到了甜头之后,他入贡越来越频繁。 到了正统十七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一年数贡,每次入贡携带大量的牛羊以及高达数千人的使团。 并且因为是贡品,你不收不行,还得等价值给予金银,等于是强买强卖。 使团,更是多达两千人。 是的,两千人,也先号称三千人,就是想要骗赏钱。 两千人,打一场小型的战役都够了,这些家伙还不老实,偷鸡摸狗拦路抢劫是没少干。 大明不仅要买下牛羊和马匹,还要负责两千人的衣食住行,最后人走了还要给赏赐,感谢他们不辞辛苦来大明骗吃骗喝,sao扰百姓。 长此以往,虽然别的臣子沉迷在“四海宾服”的假象之中,但是负责接待的礼部与给钱的户部却是叫苦不迭,朝中的有识之士一样对此感到强烈不满。 朱祁镇不是傻子,自然也看出来了也先的想法,这是把大明当做提款机了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