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上门  (第2/2页)
不能再像今天这样说也没关系。    质量不够,数量来凑,一场凑不够,那就十场百场,反正苏问现在的处境还算安全,没有什么外在威胁,生存危机,完全可以安稳的储存灵韵,积蓄力量。    ……    如此这般,一月便过去了。    又逢圩日,书场开台,苏问占在第三场,晌午之前上台,再说了一段武松打虎。    没错,又是武松打虎!    没办法,水浒这本“反书”的纯度实在太高太高,纵观水浒原文,精彩又不违禁的剧情,那是少之又少,能够单摘出来,单元讲说的就更加罕见了,苏问还得给它做合理化修改,不能让观众觉得无头无尾,上文不接下文。    这些限制下来,还能说的就不多了,这一个月里,书场开了十次台,每次苏问都有登场,但总共就说了三个单元的水浒剧情,分别是武松,鲁达,武松。    没错,武松这段时间在苏问这里堪称劳模,除去之前的武松打虎,金莲杀夫,狮子楼斗杀西门庆,苏问又讲了十字坡,孙二娘,还有醉打蒋门神的剧情,再加上鲁大师的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刚好把这一个月的十场填满。    其中照惯例他做了一点修改,比如说十字坡的孙二娘与张青,就不再是开黑店,宰旅客,杀人吃rou的母夜叉,菜园子了,而是一对明头开酒家,夜里行侠义的侠客夫妻,打蒋门神也只到蒋门神,张督监是不能出场了,鲁大师那也差不多。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不该写的绝对不写,不该说的绝对不说,安全第一!    即便如此,苏问还是成了孟实书场当红的说书人。    没有办法,这个世界就是一片文化荒漠,能创新,敢创新的说书人实在太少了,苏问能在一个月内,拿出这么多新单元新剧情,在旁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有的说书人,可是能抱着一本书,一个故事说一辈子,自己说完还能传给子孙,祖祖辈辈就靠着这一门手艺,这一门传承混饭吃。    苏问这种高产又有质量的作者怎么可能不红?    事实上,就算他一个月不创新,拿着之前的武松一直说,也一样会有观众捧场买票。    因为听他书的人并不多,这安平县这么大,孟实书场又怎么小,观众一批批的换,一个新故事,一个新单元,你不连续说个两三月,根本不可能人尽皆知。    苏问搞这么多新剧情,新单元出来,主要是为了保证灵韵收获。    不能“鼓动民意,蛊惑人心”,想要保证灵韵收获,就只能靠质量创新了。    但现在苏问的创新也差不多要到头了,水浒这本反书的纯度太高太高,苏问实在挑不出什么能说的了,只能炒冷饭,再讲武松打虎。    即便如此,这场也是大获成功,在观众的叫好声中圆满结束。    苏问回到后台,准备照例领钱,然后回家休息。    却不想……    “问哥儿!”    孟实来到后台,往日和善的笑容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铁青颜色与不忿怒气。    “嗯!”    苏问眼神一凝,还是不动声色,起身迎向孟实:“掌柜的怎么了?”    “……”    孟实来到他面前,沉默了一阵,方才咬牙说道:“有狗咬上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