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酝酿大运河计划,宋鸿志的灭国之战【求月票】 (第5/5页)
次亏,会更加小心,至少在赵灵瑛看来是这样的。 她觉得,此战的战略目的,已经完全达到了。 想必在之后。 高阳国肯定不敢继续将大军全部放在宣城,而只要宣城的驻军一少,接下来辽镇的压力必然减轻很多。 不说其他,至少在接下来两三个月的时间之内,他高阳国不敢轻举妄动。 可这段时间,自己父亲也应该对北境取得了一次大胜。 那时候。 朝廷就可以真正腾出手来,对付高阳国。 如此一来,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高阳蕞尔小国,辽镇的兵力很难应对,可若是整个辽东地区呢,亦或者连北境的驻军都来了呢? 所以,赵灵瑛断定,宋鸿志在此战胜利之后,绝对会回归辽镇,然后谋划下一步的计划。 ... 此时此刻,高阳国境内。 一座不知名的山谷中。 时值黄昏,夕阳西下,将整座山谷,全都染成了一片血红色。 山谷之中,有数百人休整,他们拿出草料和水,喂养各自的马匹。 不过宋鸿志却坐在一旁,手中拿着舆图。 似乎正在计划着什么。 而不远处,之前一直跟随的副将,也一直盯着自己的主帅,眼中,透露着钦佩,还有不可思议之色。 因为在这几天长途奔袭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使得从军多年的他,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他发现,自己这位才不过十七岁的年轻主帅,简直就是一位神人! 按道理来说,一般的将领,若是进入敌国的区域。 即便将路线记得再如何清晰。 但因为不熟悉路,肯定也会时不时停下来,确认方向。 可这位主帅呢?从进入高阳国内,一路上几乎没有停歇过,也从未询问方向,就这样狂奔,却每一次都能找到对的路,仿佛对一切都已经了然于胸。 更为可怕的是,他还总能找到水源,整整三天时间,不仅是自己,连手下的将士,都从未因为没有水而发愁过。 就这样一路奔袭七百里,不仅成功的攻破了厉城,还将粮草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所以副将不仅被震惊了,同时感觉这些年学的军事常事。 似乎用在对方身上,完全不起作用。 太强了! “陈先。” 这时候,宋鸿志突然收起手中的舆图,开口道:“队伍休整的如何了?” 陈先,也就是副将的名字。 当听到问话后,副将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走了过来,道:“已经差不多了,马匹都已经喂饱,将士们经过短暂的休息,体力已经恢复。” “将军,是不是准备动身,前往高平城了?” 本来,他对于进攻高阳国都,虽然心中很激动。 但想想,觉得想要成功的几率不是很大。 现在的他,对于面前小国舅的,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再也没有任何怀疑。 所以觉得对方召自己来,肯定是准备直奔高平城了。 “不,现在时机还未成熟。” 但这时候,宋鸿志却说道:“之前攻厉城的时候,因为出其不意,所以效果相当好,可经过此事后,高平城肯定已经有了警觉,想要再来一次,几乎是不可能的。” “况且我们手下的将士,也因为厉城之战折损了一些,不可莽撞而行。” “时机为成熟?” 陈副将一愣,当即继续道:“可将军您上次不是说,我们此次出来,不就是为了直取高阳国都吗?” 手下的八百将士,虽然折损了一些,但现在还有七百多人。 在战力上,完全不会有什么问题。 虽然高平城比之厉城,更加坚固,可只要动作快,还是有可能成功的啊。 宋鸿志想了一下,继续道:“我们手下的八百人,全部都从辽镇挑选出来的精兵,折损接近百人,已经是相当大的损失了。” “而且,本将军说的,可是时机并未成熟,而不是说,不打高平城了啊。” 此话一出,陈副将更加迷茫了。 不打高平城。 又应该去哪里呢? 很快,宋鸿志又开口了:“我们此战,打的虽然快,但想必现在,李宰已经得到了消息,必然会派兵回援,会想尽办法,堵住我们的后路,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不要冒险。” “且即便攻破了高平城,但最多是俘虏了高阳国王室而已,他们手上的大军并未遭受损失,还有余力一战,即便失败了,但最后也只是选择投降,继续纳贡而已。 “可这,并不是本将军的目的,因为这个代价,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小了。所以本将军要做的,是真正的灭国之战,是要让高阳国所有的领土,全部归于我大魏之中,扩大我大魏的版图!” “而只是攻破一个国都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打服从高阳,还要打断他们的脊梁,更要让诸国都知道,胆敢招惹我大魏王朝的下场。” “所以这一战,我们要打成灭国之战!” ------ ps:错别字先更后改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