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九章 飞龙的功臣 (第4/6页)
跟沃尔沃合作,那就是充当小弟的角色。 小弟想要赚钱超过大哥,这明显是不太可能的。 还有一部分人,倒是非常看好这次的合作。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李兴文这个名字。 飞龙发展到如今,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在很多人认为飞龙即将陨落的时候,都是李兴文直接站出来,力挽狂澜。 相信这一次的合作,李兴文同样能够做出成绩来。 只能说李兴文在崛起的过程中。确实吸引到了不少的粉丝。 这些人把李兴文当成偶像,他们相信偶像能够做成这样的事情。 关于这件事情的争论,十分的激烈。 这一小部分支持李兴文的人,很快就败下阵来了。 实在是认为李兴文会失败的人太多了,多到让支持李兴文的人,根本就没有反驳的机会。 他们这一小部分的人,根本就说不过人家。 现如今华夏大部分的企业家,都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 原因很简单,李兴文这个人不能以常理论之。 如果是其他人的话,贸然进入这个行业肯定会死无全尸。 现在这个人是李兴文,谁也说不好结果到底是什么。 要知道当初他们评论过李兴文的事,最后都被打脸了。 现如今他们学聪明了,那就是关于李兴文的事,压根就不去讨论。 等结果出来之后,再来蹭一下热度就行。 此时的李兴文,把段乐游和晏和颂他们找来,一起商量腾龙汽车到底该在哪里建厂。 对于这件事情,李兴文认为晏和颂这样的专业人士,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不管怎么说,晏和颂对于这个行业远比李兴文要了解。 他提出来的意见,自然要比李兴文更加合理。 听到李兴文说这么一件事情,晏和颂顿时就来了精神。 这对于晏和颂来说,可是他专业领域的东西。 同时,还能在李兴文表现一下,晏和颂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汽车生产基地选址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每年的产量是多少,占地面积,相关的配套设施,生产成本以及政府优惠政策,物流条件,这几个方面是影响选址的最重要因素。” 李兴文点了点头,果然专业的事情还得专业的人来做。 “李总,你觉得腾龙汽车的年产量定在多少比较合适?”晏和颂问道。 李兴文沉吟道:“我觉得建厂要考虑到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们更加要考虑后续的发展,现在应该把这个量定大一点。” 晏和颂听了点点头,李兴文这样说的很有道理。 “李总,你是想预留后面扩建的空间,对吧?” 李兴文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未来腾龙汽车总生产基地,年产量应该在二十万辆左右。” 听到李兴文这个目标,晏和颂倒吸了一口凉。 “李总,这个目标是不是有点太遥远?” 要知道现如今的华夏,一年汽车的总销量在五十万辆左右。 李兴文一开口,就说要建一个生产二十万辆汽车的总基地,这太吓人了。 “我说的是以后的目标,现如今的延产量定在五万左右就可以了。”李兴文解释道。 听到这个数字,晏和颂才放下心来。 他刚才真的是很害怕,李兴文定这个目标不愿意更改。 现在看来,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了。 李兴文能够把飞龙发展到这种地步,自然不会过于自大。 现在的腾龙汽车,说好听点是一个资自主品牌。 说不好听一点,那就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什么都没有。 年产二十万的目标,简直就是在自欺欺人。 “按照年产二十万的数据算的话,最少要四千平方亩土地。”晏和颂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李兴文点了点头,“昌东有合适的地方吗?” “地皮肯定是有。”晏和颂回道,“这几天我查询了一下,不过交通条件不是很便利,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李兴文点了点头,现在建厂最重要的因素,恐怕还是相应的配套设施。 如果没有这些设施,那就是意味着制造成本会很高。 这对于飞龙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重新找地方。 看来昌东这块地,确实不适合发展汽车产业。 “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李兴文询问道。 现如今对于飞龙来说,汽车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短时间内想要做到全套设施由自己提供,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整车下线这一块由腾龙来负责。 相应的配套设施,从其他地方采购。 在李兴文的心里,深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深城有着绝佳的交通位置。 在那里建厂的话,物流交通之类的肯定不用担心。 第二点的话,自然是深城那边的汽车配套企业比较多。 有这些企业在,相关的汽车配套设施肯定会便宜不少。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创富电池在那边。 以后想要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肯定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到时候创富电池,就能为腾龙汽车提供足够多的技术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