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一章 危机来临 (第4/6页)
他们赶紧打开来看了一眼。 等他们看清文件上的内容后,立马就傻眼了。 通篇文件上面全是英文,他们根本就不懂是什么意思。 “你们告诉我,这东西你们看得懂吗?”李兴文大声询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沉默了。 手上的这些文件,他们真的是完全看不懂。 “李总,我承认这个东西我看不懂,可是我们有丰富的管理经验,难道这还不够吗?” 对于这人的质疑,李兴文早就有所准备。 “经验这个东西谁都可以学,可是这些东西你能学得会吗?就算能学会,要多长的时间?”李兴文反问道。 刚才提问的那个人,只能悻悻的坐了下来。 李兴文的问题,他根本就回答不了。 这一次的调整,李兴文就的冲着学历来的。 一个公司的管理,确实不能全部看学历。 就好像罗阳华和陈建新,这两个人就算拿十个京城大学的人来,李兴文都不换。 这次被更换的人,可没有这么强的能力。 李兴文这次换掉他们,可不是说胡来的。 这一份名单,李兴文是经过反复斟酌和思考的。 那些做出了成绩的人,李兴文可是一个都没换。 现在被换的那些,都是没有什么成绩,或者一直原地踏步的人。 这样的人,飞龙不需要。 飞龙发展的如此迅速,管理层要是跟不上的,这绝对会成为一个隐患。 这样的隐患,李兴文必须趁着这个机会,直接清除。 李兴文直接站了起来,“公司想要发展,每个人都要进步才行,一直原地踏步,不是飞龙需要的员工。” 不要觉得李兴文这样做很残酷,这是每个企业都要经历的过程。 想要维持企业的快速发展,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就必须跟上。 现如今飞龙的管理层,水平确实有点低了。 不说跟外资企业比,就算跟国内的一些大企业相比,水平都不如。 如果不是李兴文的话,飞龙管理层的弱点早就暴露出来了。 毫不夸张的说,飞龙决策方面完全是因为李兴文的存在,才没有出多少问题。 这要是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下面的管理层来做,恐怕李兴文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轻松了。 “你们有一句话说的没错,你们在飞龙工作了这么久,确实为飞龙做了很多的贡献。 但是你们不要忘记了一件事,飞龙是给了你们工资的。 并且你们拿到的工资,绝对是同级别中最高的。” 李兴文说完之后,冷冷的环顾一周。 “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对公司有贡献,公司绝对不会跨带你们,现在是你们的能力跟不上,为了飞龙的发展,为了保住更多人的饭碗,我必须要这样做。 今天你们下去了,只要能够做出成绩,以后我同样会把你们提上来。 至于这个时间要多长,就要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这一番话,让底下的人彻底没有了声音。 这些年他们确实为飞龙做了不少的事情,这是不可否认的。 他们有功劳,李兴文并没有亏待他们。 在所有华夏企业里面,飞龙的工资都是排得上名次的。 有这么高的收入,自然要做这么多的事情。 况且现在这种情况,并不是说他们以后就不能被重用了。 只要他们做出了成绩来,李兴文一样会提拔他们。 关于这一点,李兴文清楚的告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想要在飞龙成为高层,那就必须拿出足够的成绩出来。 有了这句话,剩下的人自然在没有任何质疑的理由。 不管在任何一个公司,这都是最基本的一个规则。 现在李兴文把这个规则摆在这里,就是为了告诫全公司所有的人。 想要在飞龙保持位置,就必须不断的努力进步。 原地踏步的人,飞龙并不需要。 经过这个会议之后,相信飞龙的管理层,每个人都会有压力。 早在销量出问题的时候,李兴文就已经提过了相关的规定。 如果当地的销售额下降的过多,会被公司直接下放,甚至开除。 现在推出这么一个政策,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 不得不承认,飞龙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确实过快了。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很多人开始懈怠了起来。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一种好现象。 李兴文就是要通过这种制度,消除这么一种怠惰。 说完这件事情后,李兴文便宣布会议结束。 不得不说,这个会议还是很有效果的。 起码从十月份开始,各地的销售量就已经有上涨的趋势了。 相信到月底的话,每个人都能交出一份很好的成绩。 转眼间,半个月就过去了。 关于空调这个项目,总算是有了新的进展。 当初李兴文跟潘龙合作,前期进行的都还不错。 没想到潘龙遭遇国企背刺,让他有了其他的想法。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李兴文和潘龙之间的合作,发展理念就出现了偏差。 经过商量之后,两个人发现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李兴文果断的拒绝了合作。 飞龙跟潘龙的合作破灭了,但不意味着空调这个项目就停滞不前。 李兴文立马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