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路线 (第4/6页)
筑,此时在昌东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原因很简单,一旦飞龙总部建成,那它就是昌东最高的建筑。 毫不夸张的说,以后都可以成为昌东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昌东人民对于它的议论自然是不会少的。 葛承红以这个话题开始,让包间里的气氛立马就融洽了起来。 段乐游赶紧道:“李总,听说你这栋楼要建三十多层,那可真是气派。” “这算什么气派。”李兴文摇了摇头,“现在飞龙的员工不少,这栋大楼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办公问题。”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段乐游和葛承红心里羡慕不已。 现如今华夏的民营企业,能够做到这一步的真不多。 大部分公司的办公楼,基本上都是租的。 能够花这么大手笔建一栋的人,真的是没有几个。 段乐游直接竖起大拇指,“李总,这么大的手笔,昌东这边一定会记住的。” “这不过是虚名而已。”李兴文平静道,“最重要的是飞龙和当地的经济能够发展起来。” 对于李兴文这种想法,段乐游和葛承红都十分的佩服。 就在这个时候,服务员端着饭菜进来了。 段乐游自然在这个时候,说什么合作的事情,只是殷勤地请李兴文品尝这里的名菜。 李兴文微微一笑,开始跟两人闲聊了起来。 段乐游今天来找你新闻,主要是为了合作话题,自然就往汽车上面靠了。 “李总,那辆玛莎拉蒂开的怎么样?”段乐游问道。 李兴文哈哈一笑,“我老婆挺满意的,不过她最近开的次数并不多。” “满意就好。”段乐游说,“你说我们华夏什么时候,能出一个豪华汽车的品牌?” 说道这件事情,李兴文脸色脸色顿时严肃了起来。 “如果是油车的话,我认为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段乐游脸色微微一变。 段乐游今天请李兴文吃饭,主要是打探一下李兴文的态度为主。 现在看来,李兴文对于汽车这个行业,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李总,这样说会不会有点武断?”葛承红试探性的问道。 李兴文摇了摇头,“一点都不武断,现在汽车的技术都掌握在国外手上,我们拿什么跟他们竞争?” 汽车这个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表现。 现如今的华夏,主要还是以轻工业为主。 至于汽车这个行业,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业环境,根本就支撑不起来。 光是零件制造方面,华夏在很多地方就完全不达标。 想要做出足够出色的汽车来,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兴文清楚的知道,汽车这个行业未来在华夏,到底是如何发展的。 华夏早些年就开放国内的汽车市场,引进国外的汽车企业。 这些外资来华夏赚钱,华夏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合资建厂。 纯粹的外资企业,是进不来华夏的汽车市场的。 国家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用市场换技术。 没有足够的技术,根本就做不起这一行来。 段乐游所说的豪华品牌,对华夏来说目标太远了。 李兴文认为近三十年,华夏的汽车行业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做一辆受到市场欢迎的好车。 豪华品牌什么的,跟华夏没有多大的关系。 最起码三十年之后,自主品牌全部站立起来了,才能再谈这个话题。 “李总,对于汽车行业不看好?”段乐游直接问道。 李兴文要是对汽车行业这么悲观,那么合作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再提了。 “油车这一方面我认为确实没有办法再竞争了,华夏最好找一条全新的道路,这样才有机会。”李兴文说。 听到李兴文的回答,段乐游脸色有点难看。 想要找一条全新的路,这谈何容易。 要知道西方国家在汽车这个行业,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 如果真的有什么新的路线,他们肯定早就已经找到了。 华夏现在才刚起步,就想找新路线,明显是不现实。 葛承红却十分的好奇,“李总,那你觉得汽车还有什么新路线可以走?” “新能源汽车。”李兴文说出了他的答案。 重生回来之前,李兴文所在的华夏,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起来了。 整个华夏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已经快要占据半壁江山了。 更为重要的是,王创富率领的创富汽车,已经拿了好几个月的销冠。 同时海外市场,对于华夏的新能源汽车十分的看好。 相信只要再给华夏一些时间,华夏新能源汽车走向全世界,完全不是问题。 市场的热度足以说明,新能源这条路线在华夏是走得通的。 听到李兴文的答案,段乐游两个人都沉默了。 关于新能源这个东西,葛承红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至于段乐游的话,稍微知道一点。 “李总说的是电车?”段乐游问道。 李兴文点了点头,“没错,段总了解过?” “稍微了解过一点。”段乐游点了点头,“国外已经有人在研发了,不过情况并不是很好。” 李兴文点了点头,“确实不太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段乐游说的没有错,现在国外已经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了。 不过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只能跑十几公里,想要推广根本就不现实。 最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