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_第三百三十六章 回家的军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六章 回家的军队 (第1/3页)

    一阵刀光闪过,大批云南百姓倒在了血泊之中。

    待百姓们瑟瑟发抖后,吴军军官这才下令停止屠杀。

    “所有人,快去运粮,少了一石,就让你们偿命!”他恫吓道。

    ……

    “老大人,滇民要死尽了。”

    云南昆明,一位洪承畴的幕僚拿着一份情报叹气道。

    现在滇中粮食快要耗尽,洪承畴早已经下令缩减民夫丁壮的口粮。

    甚至运粮队抵达秦岭一带时。

    为了让更多的军粮运抵前线。

    不少运粮队中民夫直接在这一带断了炊了。

    如此一来,滇民从云南运粮。

    往往是九死一生,几乎无法活着回到云南啊!

    洪承畴此举无疑是把百姓当成了消耗品。

    用来支撑吴军的北伐大业!

    “周王北伐,事关整个天下,区区一些滇民而已,何足挂齿!”

    洪承畴咳嗦了两声,冷冷地开口道。

    是呀,百姓关他洪承畴什么事?

    他镇压百姓数十年,手上粘的血还少吗?

    就算再多上百万滇民,那又何妨?

    昔日他在陕甘,在河南,在湖南,在四川。

    手上所杀的人何止这个数?

    到了晚年即便再多百万滇民也不足挂齿!

    “老大人,若是再这样下去,只怕来年滇中无民了。”另外一名幕僚开口道。

    “周王此次北上,本就是有进无退。”

    “他要是败了,纵使滇民一个不少,那又能如何?”

    “反之他要是能够拿下陕甘,恢复北京,建立不世之功。”

    “就算其代价是百万滇民,老夫和他在天下人眼中也将能洗刷千古骂名!”洪承畴坚定道。

    百姓和骂名之间虽然看似相关,但其实也不相关。

    自古以来,百姓在史书中本就不值一提。

    他洪承畴昔日屠遍义军,不知道杀了多少无辜百姓。

    然而要是他不降清。

    那么等待他是将是流芳百世。

    若是他还能再进一步,靠着屠杀拯救了大明。

    那么他洪承畴就可以称之为半圣了。

    待到他留下洪承畴家书。

    三百年后,即便他杀了一个鸡犬不宁三千里,尸堵潼关路不通。

    也无损他的千古第一完人之名啊!

    所以对于要留下身后名的洪承畴来说百姓重要吗?滇民重要吗?

    帮助吴三桂拿下陕甘,覆灭满清,才是最正确的路!

    其余的都只不过旁枝末节而已!

    “传令下去,再征调一批滇民,带上最后的粮食。”

    “一定要给周王足够的时间,击败鳌拜,灭了满清!”

    “让各支运粮部队都调整一下,能用辽人的就用辽人,能用秦人就用秦人。”

    “若是实在没办法,就算要用滇兵治滇民。”

    “也应当用昆明兵治大理民,曲靖兵治楚雄民。”

    “切勿让士兵的妇人之仁坏了老夫的大计!”洪承畴老气秋横,言语间尽是不容置疑道。

    在这场生死较量中,滇民的苦难洪承畴也是清楚。

    他倒不是自己同情而是怕士兵同情。

    所以督滇民运粮,能用辽人、秦人的就当用辽人、秦人。

    如此一来,士兵和滇民不同乡。

    自然会少出许多事端。

    就算无辽人、秦人能用。

    也当在滇兵和滇民之间进行调整。

    务必要做到兵民之间,同省不同乡。

    方能少生事端,推动洪承畴的大计。

    他昔日在中原围城的时候,流贼为了节省粮食想要驱民出城减少消耗。

    洪承畴为了剿贼大计,执意驱民回城消耗流贼粮食。

    不就因为麾下兵马和百姓同乡差点误了大事嘛?

    最后还不是调了三个镇的辽兵才解决了这种事情。

    辽兵和百姓之间连话都听不懂。

    那自然是能够硬起心肠,该干嘛干嘛了。

    现在他洪承畴的这些手段正好可以用在滇民的身上。

    好好地治一治这些刁民。

    此言一出,一众幕僚也是点了点头。

    洪承畴对付老百姓的手段那可是有的是。

    李自成当初都被这位五省总督折腾地不要不要的了。

    只是在云南除了给吴三桂运粮外,还出现了另外一件棘手的时候。

    “老大人,今日永昌守将马宁传来消息。”

    “永昌一带出现了大批兵马。”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