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_第三百三十四章 裁决满清的命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裁决满清的命运 (第2/3页)

/br>
    在孙可望未来的勾画中,他的秦朝将占据汉地、蒙古、西域、辽东、西藏。

    而在这些地方之外。

    将由一系列封国来拱卫中央。

    安南让王自奇上,朝鲜让冯双礼上,缅甸让王尚礼上。

    日本让郑成功上,中亚让李来亨上。

    甚至旧港也可以让耿继茂、王兴这些人上。

    在孙可望中央的强力支援下。

    他的秦朝将会产生史上最大的版图。

    至于到底有多大孙可望也不好说。

    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一个能在云南暴出二十万兵马并且保障民生的政权。

    给大秦一个天下,那么其能够产生的能量将会是历朝历代之最!

    孙可望构建的大秦政权在现在这个兴旺的时期。

    其活力甚至比起许多近代政权都要强大。

    西营在云南的内政建设这已经超过了所有的封建政权。

    甚至后世中的一系列近代政权都未必能有这个效果。

    很快在山呼万岁后,孙可望登基典礼举办完毕。

    整个南京城欢庆三天,喜气洋洋。

    三天后已经成为大秦开国之君的孙可望召集一众文武大臣。

    开始商讨北伐事宜了。

    “禀陛下,我大秦共计有整编二十二镇,新编二十镇,暂编八镇,水师十二镇!”

    “在陆师的五十镇中,龙骧镇正在重建,骁骑、虎贲、前锋三镇在辽东。”

    “扫寇等六镇在湖南。”

    “另有广西一镇、广东两镇、福建四镇、浙江一镇、江西一镇、江南四镇需要镇守地方。”

    “还余下二十七镇可参与此次北伐!”

    兵部尚书万年策率先开口,宣告了孙可望此时的兵马。

    在天佑帝麾下的五十镇中有二十镇在南方各地。

    三镇在辽东坐镇。

    其余的二十七镇则皆可以北上伐清。

    这股力量将是满清鼎盛时期都无法抵挡的存在。

    更别提是现在了。

    “满清最大的机动兵力不过是十六万人。”

    “多尔衮征讨闯王的时候是这种兵力,顺治三路攻打云贵之时还是这种兵力。”

    “而现在朕却有三十镇兵马,三十万披甲可以用来对付满清。”

    “要不是为了南方彻底稳定,甚至在南方的二十镇中还可以再抽调七八个镇参与北伐。”

    “在朕的面前满清已经不足为惧了!”孙可望意气风发道。

    在行政六部连续三年的暴兵下,孙可望已经拥有压倒全天下所有势力的实力了。

    一个残破满清而已,在他三十万披甲兵之下已经是必败无疑了。

    “陛下所言极是,我大秦一统天下已成定局。”

    “若是三十万披甲不够,咱们还能从南方再拉出十万披甲。”

    “要是这还不够,三十万新兵明年就可入伍。”

    “集我七十万披甲之力,谁人能挡!”

    “况且就算七十万披甲有人能挡,咱大秦岁入一亿以上!”

    “满清靠着那么点岁入能够养活三十万披甲。”

    “咱们在云南不过七八百万岁入却能够养活二十万大军。”

    “大不了再招募三十万新兵,凑齐百万披甲。”

    “微臣倒要看看,谁能挡我大秦!”万年策等文臣信心十足道。

    现在大秦据有南方所有的富庶之地。

    暴兵百万并非虚言。

    都到了现在这个份上了,万年策他们都不知该怎么输!

    “各地府库的存粮如何?”孙可望再次询问道。

    “陛下,原本去年的秋收,咱们就还剩下四千余万石的存粮。”

    “陛下登基之时虽然发了一批出去,可还剩下三千余万石,足可支撑三十万大军,百万民夫,进行北伐了。”一众文臣回答道。

    孙可望闻言点了点头,三千余万石这个数字已经足够了。

    一百多万人沿着运河上吃到明年都绰绰有余。

    更何况他去年从江南搞了几千万。

    今年算上江西、福建等地。

    岁入都要超过一个亿了。

    其中光粮食就有八千万石以上。

    就算因为北伐抽调了丁壮,这个数字会打点折扣。

    可是再怎么样,也是根本用不完的钱粮。

    “大明坐拥七亿亩耕地,若是每亩地能够收上来一斗米。”

    “一年也有七千万的岁入。”

    “只可惜前明连这点岁入都弄不出来。”

    “而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