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族灭科尔沁,兵入辽东! (第3/3页)
掘尸,挖人祖坟啊!”
“想当初,就连朱元璋的祖坟都未能幸免,我大清的祖父危矣!” 此言一出,一众满清大臣脸色惨白。 关外可是有着太祖太宗的陵墓的! 这要是被张胜给刨了,我大清还有什么脸面! 更何况有说法咱大清之所以能够入关,那就是祖坟修得好! 所以咱大清的国运才能昌盛一段时间,才能够入关占据过天下。 这要是让张胜把咱大清皇陵的风水给破了。 这让这些迷信的满清贵族们如何是好啊! “快!快下旨让敦拜出关!”孝庄脸色惨白道。 这科尔沁只是娘家而已,满清才是孝庄真正的家啊! 这要是让张胜给断了龙脉,咱大清可就真完了。 大清一完,他这个太皇太后能有什么好下场啊! 这人老珠黄的,连给色相都使唤不上! “太皇太后,还不止如此,鳌拜已经上疏十八道了,若是不给他增兵,只怕陕甘不报,大清的江山社稷不保啊!”遏必隆也连忙开口。 咱大清现在是四面漏风,不是这不保,就是那不保的。 总而言之,要四面救火。 这要是让吴三桂彻底拿下了陕甘,瓦解了鳌拜的陕甘军团,咱大清一样得完。 所以关外要救,关中也要救! “你们都说说,我大清要如何排兵布阵啊!”孝庄颓废坐在凤椅上,开口道。 “太皇太后,我大清原本在北直就只有八万多兵马能够调动了。” “现在西贼南撤,山东江淮一带需要恢复,用以警惕孙贼北上。” “而关外和关中又需要增援。” “再加上,大批蒙古骑兵归心似箭,已经脱离了敦拜的控制。” “所以我大清现在仅仅只有七万多兵马可以调动。” “老臣建议,让敦拜带着骑兵,以及两万步兵,科尔沁部兵马,共计三万人回援关外。” “有此兵马,只要能够抢着张胜前面抵达盛京,那么太祖太宗的皇陵就能够保住了!” “除此之外,调兵马一万五千名南下,恢复我大清在山东和江淮的土地。” “剩下的三万兵马可以西进入陕,支援鳌拜,防止陕甘局势彻底崩溃!” 遏必隆侃侃而谈,将自己的方案一一道来。 “眼下我大清也只能如此了,希望鳌拜能够在陕甘熬退吴三桂这个乱臣贼子。” “希望孙可望这个流贼能够多安稳一段时候,不要在我大清最虚弱的时候北上。” “希望敦拜能够及时回援,保住我大清皇陵,保住关外的三千里龙兴之地!” “希望汉人刁民们能够想着我大清的好,不要在国家危难之际再犯上作乱!” “昔日汉将们能够记得我大清的恩典,不要在从吴三桂这个逆了!” “希望我大清……” 孝庄唉声叹气,多愁善感,一口气连说了数个愿意。 听的遏必隆等人头皮发麻。 “我大清的江山竟然到了这种地步了,需要老天爷开这么多次眼,才能保住北方的残破江山。”遏必隆心中感慨不已,颇有一种凄凉之意。 “太皇太后,我大清洪福齐天,太祖皇帝以十三副盔甲骑兵,最终占据了三千里辽东。” “太宗皇帝,文韬武略,为我大清奠定了一统天下之基。” “自太祖起兵以来,我大清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次危机,可不一样渡过去了吗?” “只要我大清万众一心,必然能够保住我大清的社稷!” 遏必隆强打起精神,用这段激昂的话结束了这次议政王大臣会议。 为了保住咱大清的江山,在北直的最后一支满清大军迅速进行分兵。 内侍卫大臣爱阿星带着一万五千人南下,试图恢复山东和淮北的旧有秩序。 盛京将军敦拜,带着关外八旗骑兵以及科尔沁部骑兵共计一万人,迅速往关外进发。 随行的还有两万步兵沿着辽西走廊开进。 三万大军兵发关外,捍卫咱大清的龙兴之地。 而剩下的三万兵马,则由老臣苏克萨哈率领。 从北直火速进兵,前往陕刚相助鳌拜撑起危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