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决定命运的时刻 (第2/3页)
守城一方若无援兵,那守城就是守死。 鳌拜的陕甘军团既是南阳的指望,也是咱大清的指望。 一旦这支大军长时间没有来援,让城内的绿营彻底地人心浮动。 或者他们在顺军手底下败了。 那么南阳的人心就将一发不可收拾,破城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贾汉复是既期望鳌拜能够早点前来,也担心他准备不足在南阳被顺军击败了,更担心顺军的大炮再次开火破了自己的南阳。 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这位河南巡抚真可谓是度日如年。 就这样一直过了两个多月,煎熬的日子终于来迎来转机了。 城外的顺军大营中,一名斥候迅速闯入营中。 “报――!” “皖国公遣人运输的三万枚红衣炮弹已经达到新野即将送到!”一名斥候单膝跪地,在大帐之中高声道。 “老刘好本事,真不愧在巴东都能养活那么多兵马啊!”大帐之中,顺军诸将大喜过望纷纷赞赏道。 刘体纯靠着巴东能养活一万多披甲兵,并且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还能积攒军资外出长时间征战。 其人宛如昔日的云南孙可望一样。 虽然一县之地和一省之地的经营难度不是一个级别的。 但刘体纯进入荆襄后也是表现出了自己的能力。 不仅让数万顺军粮草不断,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还能弄出来这么多炮弹。 足见其能啊! 只是炮弹虽然快运到了,但是清军兵出商洛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军中。 “各位叔父,我军炮弹即将抵达,但鞑子也已经要出商洛了。” “我军主力齐聚于南阳,在内乡只有王光兴和贺珍两部。” “内乡的兵力太过于薄弱,一旦在我军攻城之际,王光兴和贺珍挡不住鳌拜,那我军在南阳就会重蹈荆州的覆辙啊、!” 大帐之中,李来亨缓缓开口,眼中尽是凝重之色。 “这个鳌拜好快的速度!”郝摇旗冷笑道:“只不过现如今我军得到了消息,并且有老刘在荆襄,我军也无需分散就粮。” “他就算是来了,我大顺也没什么好怕的!” 现在在南阳城下,顺军的主力无需像十四年前一样连营数百里,一边分散搜刮粮草一边攻城了。 要是李过那时候有足够的粮草,十万顺军合兵一处,勒克德浑来了就是个死! 很多人都说那次惨败是李过他们大意,没有安排斥候警戒。 但那时候分散就食,几百里连营的顺军除非提前好几天得到何腾蛟的消息知道清军即将来犯,才有时间能够调整部署。 不然等勒克德浑到眼皮子底下了,分散成那样的顺军还能咋滴? 几百里的连营能在一两天之内完成调整聚合一战? 好在如今的顺军是没有粮草危机了,数万披甲聚集在一起,能够迅速五指握拳和清军决战。 所以郝摇旗等人自然就不惧了。 “老郝说得对。”袁宗第缓缓道:“各营精锐足有五万八千余人!” “又打出了宝庆大捷,杀鞑无数,更连下荆襄,士气正盛!” “鳌拜就算是到了,他麾下的兵马多是新兵和绿营。” “就算他现在接收到了北上的八旗兵,但这些鞑子的嫡系也早已师老兵疲!” “如此形势,我大顺何须惧他!” “不错!”塔天宝冷笑道:“八旗兵扬威多年,可实际上也就那样。” “昔日在衡阳被李定国打成了那个样子,如今又在宝庆被我们和孙可望联手大破!” “鳌拜带着一群残兵败将,又掺杂了绿营和新兵,如何能和我大顺的这些陕甘老兄弟相比?” “就是。”党守素附和道:“我军虽然围城两月有余,可是兄弟们吃饱喝足,正欲跃跃欲试。” “八旗兵早已不如以前了,但我们大顺军的老兄弟们如今不仅士气正盛,又足粮足饷多年,器械补充完整,已经恢复了昔日的战力!” “鳌拜来了正好,我等可用他这位大清第一名将的首级来祭奠先帝!” 这些闯营悍将们自然熟通军事,顺军本就拥有汉人各方势力中最多的老兵。 甚至到了现在,咱大清昔日的老兵都不如顺军中的陕甘老卒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