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减租减息,废除奴仆 (第1/3页)
第264章减租减息,废除奴仆 “一成?” 钱谦益直接傻眼,孙可望在云南只给一成,士绅是怎么能够忍下去的啊? “万尚书,难道国主在云南就没有士绅愚昧,举兵叛乱吗?” “有。”万年策微笑道:“第一年的时候不少士绅和卫所军官不服王化。” “很多愚昧的百姓和士兵也参与其中。” “然后我大西将士杀得人头滚滚,云南从此就大治了。” “再之后,国主提兵出滇,云南空虚,又有卫所军官和士绅叛乱。” “结果老百姓和当兵的又不傻,吃一堑长一智,有国主在他们日子过得好好的还造什么反啊。 “结果这次没什么百姓和士兵响应。” “这些人还没让大军出手,当地的营庄和衙役就把他们给剿了。” 钱谦益闻言双眼瞪得老大,哑口无言。 孙可望嘴角一笑,士绅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要是没有老百姓响应,他们连县衙那一关都过不去。 在云南他没收卫所田地,明确税收。 不止是士绅,那些前明的卫所军官也大举叛乱甚至很多百姓不明事理被忽悠起来了。 然后在大西军的刀下该服的都服了。 不服的孙可望全送去见阎王了。 所以云南才得以大治。 改革税制事关根本,孙可望不可能让步。 江南士绅也没有实力让孙可望让步,一个被文字狱杀破了胆的群体。 孙可望还怕什么?是满清的刀比他多还是满清的刀比他快? 连两万披甲都干不过的货,在十三万披甲面前还想咋滴? 江南的所有土地,士绅们就给四成。 这四成孙可望不会缺了他们的,但要是再敢伸手。 满清能屠杀,孙可望就不能屠杀吗? 十三万披甲纵使杀遍江南都够了,杀那些士绅简直是跟杀鸡一样。 “国主,还请慎重啊。”钱谦益担忧道:“士绅中虽然毫无家国之念的大有人在。” “可他们却是国家根本,一旦刀兵过甚,不仅江南大乱,而且还有损国主的威名啊!” “我的威名?”孙可望冷笑道:“我有何威名?” “牧斋公,你和苍水先生愿意助我,但孤只不过是衮衮诸公笔杆子下的西贼而已!” “既然如此我还有这些虚名干什么?” “更何况士绅只是芸芸众生之一,没了张屠夫难道我孙可望就要吃带毛的猪不成? “营庄之事才是国家根本,更牵系着驱逐鞑虏的大事。” “况且士绅若是人人都不怕死,又何至于让满洲鞑子如此?” “为了营庄之事纵使杀上十万士绅孤也在所不辞!” 孙可望的名声众所周知,在满清的文人笔下那是祸乱滇黔楚蜀,臭不可闻。 在咱大明的文人笔下那也是犯上作乱,残暴不仁的乱臣贼子! 这里外不是人的,要是他栽了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千古骂名。 不过幸好他有三十万驾前军。 咱大明优待士绅结果一个个地鼻子上天了。 咱大清几场文字狱下来,直接把士绅们的腿都给吓软了。 康熙、乾隆一个个地被吹嘘为千古一帝。 其原因为何? 还不是杀得士绅们骨头都软了,一个个地歌功颂德起来了! 既然如此,孙可望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但有不服,杀一为罪,屠万为雄。 孙可望就屠他九百万,杀出一个朗朗乾坤来,成为雄中雄! 钱谦益闻言打了一个寒颤,孙可望此言不知道会造成多少江南士绅人头落地啊! “老宗伯,士绅享受三百年了,国难当头也该出点力。” 孙可望语重心长道:“要是四成地租还不够,就不要怪本国主了。” “你可多和江南士林联络,讲明利害。” “孤不希望太多的人成为刀下之鬼,不过万不得已,孤也不介意杀遍江南!” 孙可望说到最后,眼神中露出了无比犀利的杀气。 这文人嘛,发展到了现在虽然有骨气的也不乏人在。 但大多数人却是骨头软的,这骨头软要是还没有自知之明自然得用刀来治了。 钱谦益长叹了一口气。 “国主,微臣必与江南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