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_第二百四十四章 郑成功:投鞭断流,虎踞南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郑成功:投鞭断流,虎踞南京! (第3/3页)

区七万人尔,其中披甲者更是只有两万,又需要分镇地方。

    更何况人心思明,不仅士绅百姓翘首以待王师,就连马逢知等清军将领都首鼠两端。

    以两军的六万披甲,十八万众,如何得不到南京,得不到江南啊!

    “那是自然!”郑成功意气风发道:“缟素临江誓灭虏,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

    此诗一出,恢弘大气不言自喻。

    “藩主,好诗啊!”

    一时间甘辉等大将纷纷夸赞。

    “试看天堑投鞭渡?”张煌言眉头一皱。

    这不是再说淝水之战的投鞭断流吗?

    此句不祥啊,淝水之战苻坚占尽优势,自信满满,最后却阴沟里翻了船。

    此时此刻在钱谦益等复明人士的运作下江南地区的虚弱尽为明军所知。

    而郑成功又有如此信心,似乎与淝水之战前占尽优势的大秦天王极为相似。

    一想到此处,张煌言就摇了摇头。

    “淝水之战,晋室未失民心,而此刻江南百姓士绅早已经恨清廷入骨。”

    “人心在明不在清,又怎会再发生一次淝水之战?”

    张煌言心中自语,然后感叹自己太多想了。

    郑成功如此实力,又有自己相助,怎会导致淝水之战再次上演呢?

    明军局势如此大好,自己实在是想得太多了。

    “有十几万兵马在,有江南民心在,更何况清军的主力还有孙可望和李来亨挡着,南京之战万无一失!”

    此时距离宝庆之战才过去一个多月,张煌言等人自然不知道湖广战局的结果。

    不过很显然清军的主力再怎么样短时间内都回不来了。

    既然如此单看江南地区的双方实力对比,六万披甲对两万披甲,虽然还有四千驻防八旗在,可马逢知却按兵不动。

    以六万战兵打区区不到两万战兵,又有民心加持,万无一失啊!

    “希望孙可望能够在湖南多坚持一下,如此我和延平王才能全取江南,立稳脚跟。”张煌言远远地望去,喃喃自语。

    对于孙可望此时的张煌言心中复杂,在安龙迎驾后世人皆知此人的谋逆之心。

    张煌言也早已不复当初三入长江之时的翘首以待了。

    不过此人能够在广西拉起一支兵马,截断云贵清军主力的后路,总归对于复明事业是好的。

    张煌言自然是不希望孙可望再次迅速败亡的。

    只是交水之战,却是验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秦军无论如何都打不过晋军。

    早在春秋之时,秦军就一直被晋军压着,败多胜少。

    淝水之战,苻坚举全国之力,发百万之兵,最后在那么大的优势下,秦军依旧败给了晋军。

    而交水之战,孙可望统率十四万秦军最终却不敌区区三万晋兵。

    这似乎在验证着天命之说,上天注定的事情无论是嬴任好、苻坚还是孙可望都改变不了。

    “藩主,你看?”就在此时,一名郑军将领突然惊呼。

    指向了长江边上的丹徒镇,只见城内火起,显然是发生了起义。

    “好!江南民心果然在我,大军一至丹徒城中的士绅百姓便举起了义旗!”

    郑成功哈哈大笑道:“来人啊,迅速登陆,救援义民!”

    一时间,随着军旗挥舞,大批郑军乘坐小舟登陆,在义军的接引下迅速夺下了丹徒镇。

    “延平王,鞑子在镇江和瓜州之间布下重兵,于金山和焦山之间用铁索连江,封锁江面,并布置大小火炮无数,称为滚江龙!”

    张煌言郑重道:“我请命带兵先去侦察,寻找破掉清军防线之法。”

    “好,少司马可与甘辉、周全斌等人一道,为我大军进发南京打开道路!”郑成功正色道。

    “延平王请放心,区区滚江龙而已,如何能够拦住你我的十几万大军!”

    张煌言拱手行礼,虽然便乘轻舟率先进发。

    六月初八日,丹徒城中义民杀少量驻防八旗兵举事,郑成功派人接引,迅速拿下丹徒。

    随后郑军主力登陆暂时休整,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大战。

    而张煌言等人率部为先锋,抵达镇江和瓜州一带,准备攻破清军的滚江龙防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