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再战宝庆! (第1/2页)
“此策甚好!”多尼一拍大腿。 “孙可望在宝庆、衡州,我军可一鼓而下,孙可望在长沙、岳州,我军可抄其后路!逼其与我决战!” “只要能够找到孙可望的主力,一战破之,天下自可大定,我等非但能够将功补过,还能成为大清一统的功臣!” “王爷所言极是!我军的十几万兵马,沿着武冈的大路开进,孙可望的十万乌合之众必能一战而下!纵使他和闯贼联手也无济于事也!” 杜兰等满蒙将领纷纷赞同,自认为胜券在握了。 “好!巴思汉、卓罗!”敲定方案后多尼大喝一声,准备下达军令了。 “末将在!”两位固山额真拱手,准备领命。 “你二人率精骑一万,携带半月之粮,从贵阳速速东进,一定要确保沅州、武冈等地的安全。” “否则要是孙贼狗急跳墙,先手占领了武冈和沅州,我大军的局势就不妙了!” “请王爷放心,我等必守住沅州和武冈!”巴思汉和卓罗拱手道。 “明安达礼、鄂罗塞臣!”多尼再度开口。 “末将在!”明安达礼和鄂罗塞臣拱手。 “你二人征召贵阳等地的尼堪,越多越好!准备为大军运输粮草!” “!”两将领命。 “杜兰!” “末将在!”贝勒杜兰拱手。 “你率人去遵义督办粮草,让李国英发四川之兵前来贵州。” “此次大战,事关大清社稷!更关乎着本王和诸位的未来!” “让李国英全力运粮,驻守在四川的所有绿营兵马,包括谭宏和谭诣两部在内,全都集中到遵义一带!”多尼郑重道。 虽然八旗上下轻视孙可望,但多尼也是知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 四川方面的一万多兵马,也是一大助力。 “遵命!”贝勒杜兰也是知道了关系重大,毅然领命道。 “此次大战,本王决意一战灭了西顺两贼!” 多尼豪迈道:“我大清在贵州有十三万兵马,在四川亦有一万多人能够调用!” “这十几万大军中,除了留老弱兵五千守贵阳,绿营兵两千守遵义,李国英的督标和少数兵马守重庆外,其余兵马尽数开拨湖南,孤要和孙可望决一死战!” “王爷英明!”八旗诸将齐声高呼。 “诸位,我十几万大军如天雷之势一般,若是诸位精诚团结我军必能像昔日唐太宗在虎牢关一样,一战灭二贼!” 多尼正色道:“因此我要求你们打起精神,竭尽全力!记住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本王要全灭孙可望、张胜、张虎、李来亨、刘体纯等所有的积年大寇!”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数十员八旗大将齐声高喊,声势震动! …… “宝庆!”长沙城内,孙可望重重地敲了大桌上的地图。 “从湘西进入湖广的两条官道,皆经过宝庆!” “孤决意将十几万大军尽数屯于宝庆!和多尼决一死战!” 此言一出,驾前军众将的脸色都凝重无比。 “国主,若是鞑子沿着湘西北上长江,我军主力尽数屯于宝庆,只怕是会让多尼等人逃脱啊!”汉国公张胜眉头紧锁。 八旗诸将怕孙可望跑了,驾前军众将也怕多尼跑了。 双方都像后世的日本海军一样,什么都不管,一门心思地想要抓住对手的主力,一战定乾坤! “汉国公说得对,北兵本就好杀,鞑子又粮饷不济,要是多尼为了保全兵马,直接从沅州北上,只怕闯营根本挡不住他们。” “而一旦他们在荆州清军的接应下,遁入了湖广,无论是向北进入河南,还是顺江而下抵达武昌。” “我军主力屯于宝庆,一时间都难以阻止!”刘天秀忧心忡忡道。 “国主,不如我十几万大军直接开赴湘西,把鞑子堵在贵州打吧。” 大将王德旺满脸郑重道。 “我算是知道岔路口是怎么输的了。”孙可望瞟了一眼胜券在握的驾前军诸将,心里腹诽不已。 六年前,重组的驾前军在没有和满清主力交手的情况下,便大言不惭。 直言:北兵本就好杀。 根本没把八旗兵放在眼里,结果岔路口一战,骄兵之下反而是败了。 不过驾前军将士如此也并非没有理由。 西营的抗清战绩,其实比闯营要好很多,这不仅是在南明后期,在南明前期也是如此! 李自成手中的八旗将领人头不过十几个,其中最高者不过一片石之战时,打死的副都统萨苏喀。 潼关大战更是只击杀了辉山、许友信这些中级清军将领,战果寥寥。 但为人诟病,成为西营前期不堪一击的见证的凤凰山之战,八大王却拿下了一个固山额真的人头! 清史稿记载:献忠遣贼党环营抵抗,格布库破贼第一营步兵。 贼分两翼,豪格复遣偕佐领苏拜攻右翼,都统准塔巴图鲁攻左翼。 贼自右翼下山来犯,格布库率本旗兵冲击之,旋从准塔翦其左翼。 贼围正蓝旗兵,格布库偕佐领阿尔津、噶达浑、西特库、乌巴什往援,格布库中箭殒,西特库、乌巴什俱殁于阵,贼退。 即便按照满清自己的记载,八大王带领的大西军也跟清军大战进行惨烈的激战,绝非世人所说的,被清军一箭射杀,西营未经激战便一败涂地,一溃千里! 根据满清自己的史料记载,清军在叛变的刘进忠部的接应下试图偷袭西营,反倒被八大王围住了正蓝旗满军,甚至还一度围住了镶白旗护军统领哈宁阿的人马。 引得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镶蓝旗都统逊塔、正白旗都统准塔、正白旗护军署都统苏拜、正蓝旗副都统阿尔津、正黄旗副都统希尔根等人一起上阵。 当时战况之激烈,满清精锐伤亡之惨重,竟然吓得正黄旗副都统希尔根畏缩避战。 哈宁阿对此战的凶险一直心有余悸,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他曾经在“众人集会处”公开宣称,幸亏阿尔津、苏拜扭转败局,其余众将包括他本人“皆失利”! 也就是说包括鳌拜在内的各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