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早死早超生 (第2/3页)
,人家都解释过了……这般哭得惹人厌烦,你可得好生想想他们的行事模样,别自己给自己找些事端!” 他这话起了效果,那抽泣声当真就低了下去。 好不容易到了那大帐门口,见此时外边摆了一张桌子,面前还坐了一人,而在那人的身边,则是摆着一个半人高的大箱子,那里头,装满了金银珠宝。 即使是在大白天,也晃得人睁不开眼。 等两人走近了些,赵桓把韦太后给扶下马来,这才看清楚了面前的这人…… 韦太后哭了好几次,脸上抹的白粉早就乱做了一团,此时顶着个花脸,模样丑陋极了。 她一眼便认出了这人,此时有些胆颤,但更多的却是无比的惊讶。 “是你!” 她认出来了,赵桓也认出来了,这不是皇城司的指挥使,老九的大舅子,又是何人! 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出现在这金国人的大营中? 心里头的不安越来越强,赵桓朝着这位拱手道: “种指挥使,您……” 换作别日,换作别的地方,赵桓对这位素来是个不去招惹,也不愿意去搭理的,可是偏偏是在今天,在这个地方。 赵桓无法忽视也不能忽视他,终究是摆出了一个低姿态来。 种风两脚依旧是动弹不得,很可能这辈子都动弹不得了,不过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就像现在这般,他至少能坐直了身子,两只手也能够活动起来了。 “二位稍待,这里有官家为太后准备的一些个东西,都是太后最喜欢的物件儿,此行路漫漫,我是来给太后送行的。” 他不称‘臣’而是称‘我’,本来已经是乱了规矩,但到了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去计较这些。 反而是听见他说是皇帝派来的,两人一个比一个更摸不着头脑,这里分明是金国大营,两人又都在金国生活了十五年,是金人是宋人,是金人冒充的宋人还是宋人冒充的金人,一眼就能看穿。 若非如此,赵桓也不会这么的深信不疑了。 种风伸出了一只手来,示意两人坐下说话,那营帐便在他的后面,两个贵人再没了在临安皇城里时候的娇气,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终是坐了下来。 又见种风不紧不慢地,替两人沏起了茶来,一边沏着,一边说道: “太后在北边受了苦,这事儿天下皆知,回到临安来多多享受一些,那是应该的。” “可是官家有所不解,特地派我来询问一声……” 他看着面前的这个妇人,直接忽视掉了一旁的孝慈渊圣皇帝,韦太后本就胆小,这么多年的苦日子,她更是变成了老鼠一般的性子,雷声稍微大点都能惊着她。 这倒也正常,毕竟胆子大的,像是赵构的皇后邢秉懿,像是赵桓的朱皇后,这些个胆子大些的,早就已经死了,哪里还能活到今天。 又想到自从回来之后,自己连与自家儿子说的话儿都没几句,她不等种风说完,便追问道: “九哥儿……” “太后!”种风也打断了她,“我最后再与您说一遍,天子者,父天母地,就算您是官家的生母,也还请慎言!” 韦太后本来记恨他得厉害,现在却丝毫不敢发作,顿了顿,终是改口道: “官家所问何事?” 种风满意她的表现,将两杯茶分别用手指推到了两人的面前: “官家要我问您,为何您会说出把皇位让给孝慈渊圣皇帝的话儿来?” 韦太后还没答话,赵桓便连忙解释道: “此乃太后一人的意见,与我……并无关联!” “我问的是太后。” “是,是。” 两人这般答话,全然没有甚么君臣的模样,只有上位者和下位者之间的区别。 韦太后没想到,皇帝竟然惦记的是这个事情,也没想到他会一直记着,想到因为这句话让儿子疏远了自己,她忍耐不住,又开始哭了起来。 赵桓不敢说话,种风也没劝,所以她边哭边说道: “一国哪能有两个皇帝,大哥儿毕竟是名正言顺,也是先帝亲自立的太子……那贵人也说过了,大哥儿做皇帝才好,两国方能无虞。” “我哪里有什么私心,不过都是念着大宋、念着自家儿子好罢了。” 种风看着她:“哪个贵人?” “就是,就是把我们带回来的那个金国贵人。” “他是谁?” “不,不知。” “不知?!” 若不是腿坏了,种风现在已经拍着桌子站了起来。 如此无稽的事情,这位皇太后脑子里到底是装的什么! 轻轻叹了口气,种风有些无语道: “官家要我问的,我已经问了,再没了别的话要说了。” 韦太后有些着急:“你没有了,那九……官家可还有话要对我说?” 种风从一旁的箱子里抓了一把,掏了好多的金银出来: “没有了,都没有了,就算是有,恐怕您也不会想听。” “想听想听,我想听!” ‘啪啦~’ 那些个贵重的物件儿就这么被种风随意地撒在了桌子上,种风头也没抬,好似看这些东西看得入了神: “你贪财,尚可恕,唯独逼死了道济的父母,便不可活。” 那‘不可活’三个字像是雷鸣,震得案前两人兀自瞪大了双眼。 “这,这不是官家说的话,这不是官家说的话!” “你这逆臣,你敢假传天子口谕,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韦太后声音尖锐得很,种风只觉得刺耳,轻轻拍了拍手,两边的金兵便上了前来……他们连话都没说一句,这妇人便安静了下来。 她自然没有失去理智,只是理智这种东西,她不想放在这个宋臣的身上罢了。 “太后稍安勿躁,等把官家送给您的东西带上,臣的使命也就结束了。” 她看着那满桌的金银,还有一旁那大箱子里装着的东西,一边念着自己儿子终究还惦记自己,一边确实也是, 眼睛发了光。 又看到了许多眼熟的物件,分明就是赵鼎之前孝敬自己的东西,她随意地拿了一个镯子起来,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