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九十一、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第2/3页)
望的带领下挤到了木屋门口。 再者,楚王于桐山起事之后,依旧重用早年间的兄弟们,又合了行会‘苟富贵勿相忘’的义! 这么一说,供奉楚王确实比供奉冠军侯来的合理但对外,没一人承认此相是楚王,毕竟,眼下临安朝和安丰朝尴尬着呢。 “甲三张迎水入内领取贺赏” “打了谁?”张迎水下意识问道。 那时罗大哥只有十余人,打起架来却凶悍异常,往往将数倍于己的泼皮们打的抱头鼠窜。 张迎水没想到罗大哥竟然还知晓自己一家的情况,不由一阵激动,接着胆子也大了起来,“罗大哥,小弟听说咱行会要在河滩边铺设几块平地,让会里的兄弟家眷来此做小买卖” 他不是怕那赖有德,而是怕赖有德背后的天和纺场啊! 便是偶尔下手没掌握好分寸,断了别人的胳膊大腿之类的,罗大哥这帮人也不逃,直接抽签选出一人顶罪下狱. 泼皮欺人不过是为了求财,哪见过这般甘愿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团伙啊,几次下来,泼皮接连吃亏,不得已退出了石头津。 底层百姓抱团取暖,最重义字,这个叫法深得大伙认同。 但他却不莽撞,把那部分从泼皮、牙行口中抢回来的血汗钱二一分作五,一半返还给张迎水这帮力夫,一半孝敬市易司的差役. 如此一来,双方渐渐达成默契,对曹行会垄断码头力夫行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申时一刻,木屋内一声呼喊,张迎水在兄弟们的期盼眼神中,赶紧走了进去。 堂堂七尺男儿,痛哭流涕。 木屋外挤满了原本来领取贺赏的工友,见此情景,不少人心有戚戚。 也有人觉着城内不比码头,罗大哥在此横行无碍,但进了城.咱们在官老爷眼里,不还是一群臭力夫么。 屋内,罗洪已起身向前,拉起了张迎水,只道:“堂堂男儿,哭个鸟!我陪你走一遭!” 说罢,罗洪环顾众人,又道:“诸位兄弟入会时早已颂过誓言!兄弟之父母便是我等之父母,兄弟之儿女便是我等之儿女,兄弟之妻便是我等之姐妹!如今,张兄弟家眷陡遭变故,我自然要去看一看,若是张兄弟之妻欺压别人,治罪下狱,我无话可说!若事出有因,咱也不能眼睁睁看她受了冤屈!” “大哥说的对!”和罗洪交好的姜望率先喊道。 “走,一起过去看看!” ‘刑’字堂堂主张小尹也跟着喊道。 “好!”罗洪再次环顾密密麻麻的人群,喊道:“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既入我行会,需知‘义’字当先!今日我不助张兄弟,若来日我等冤屈,又有谁人助我!走,去估衣巷!” “走!随大哥同去!” “张兄弟莫急,必不会使弟媳受冤!” 人嘛,本就是群体动物。 作为个体,力夫中大多数人即便是见了最低级的差役,第一反应便是赔笑弯腰。 可在此时氛围下,他们却觉着,便是知府当前,也敢与之理论一番。 便是有部分人不想这趟浑水,也不得不跟上毕竟此时的石头津码头,罗大哥一家独大,若这回做了缩头乌龟,他们担心日后被赶出行会,失了这份生计。 申时二刻,行会近千人入城。 为了避免引起城门兵丁的注意,罗洪将人分散,分别从四处城门入城。 这便是将人编队分组的好处。 出发时,张小尹原本拿了一柄短刃塞入了腰间,却被苏晟业发现,命其又放了回去。 “拿它作甚!难不成你还想凭着这点人打下江宁府?” “嘿嘿,以防万一嘛。” 张小尹早在金国榆州时,便通过干爹张传根认识了苏晟业,两人熟识的很。 苏晟业却道:“我们将声势闹大,是为了给王爷制造南下的理由,不可带兵刃,以免落人口实!” 申时末,罗洪、张迎水等人率先抵达估衣巷。 但此时的场景,却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人群早已将此处围了个水泄不通。 内围的五六名差役拿着铁尺镣铐,却无从下手。 只因,隔壁场坊的丁娘子、以及天和纺场的薛大姐等人各带了一帮织工,团团将已吓得脸色发白的林巧儿姐妹围在中间。 任凭差役打骂,也不肯将人交给差役,那脸颊上带有一道刀疤的丁娘子不住大喊,“其中有冤情!民女要面见知府大人,当面伸冤!” 围观百姓本就对这帮既娇弱又狼狈的女工心存同情,见差役对她们又踢又打,渐渐骂声四起。 差役唯恐激起民变,再不敢用强,急忙让人回去禀告知府。 江宁知府桑延亭在府衙后宅得悉此事,依旧不疾不徐的品着茶,却对报信之人道:“将此事告知李通判便是,本官身子不适,请他处置” 这天和场坊背后的东主便是通判李兆隆、统制简绍,和他桑延亭没有一毛钱关系。 挣钱的事不带我,有事了凭啥我出面? 酉时初,通判李兆隆又带了数十名衙役赶到了现场。 起初,李兆隆见围观者甚众,还想先哄着其余女工离去、以待日后再清算,可那站在前头的丁娘子得知来人已是江宁府数得上的大官,径直前迈一步,噗通跪地,高举一封状纸道:“民女有冤.” 不待李兆隆劝阻,丁娘子便高声诵起了状纸上的内容,“.场坊无良,每日cao劳,清水亦不可饮!纵容恶奴,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