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请息怒_四百七十、太上皇安丰临朝,淮北众亟待登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七十、太上皇安丰临朝,淮北众亟待登基 (第2/3页)

五爪龙、遍布章纹的衮冕!

    跟在后方的二郎和小乙各端托盘,上头放的是旒冕、玉笏.

    这一套,正是皇帝祭天祭祖、登基、大朝会等重大活动中才会穿着的衮冕!

    柴极自从南归以来,虽平日常着昭示皇家身份的绛纱袍,但绛纱袍终归是起居常服

    和这衮冕所代表意义完全不同。

    十几年了啊!

    自丁未后,柴极也算历尽屈辱,此时忽见这庄重衮冕,往日或悲或喜的画面一幕幕从眼前闪过。

    柴极激动之余,颤颤巍巍走下御座,眼泛泪光。

    似乎,重着衮冕,他就能回到当年一言九鼎、意气风发的壮年时代

    “请陛下着衣.”陈初适时道。

    正小心翼翼抚摸衮冕的柴极这才回神,忙以衣袖轻拭眼角,随后一把抓住了陈初的手,嘴唇直哆嗦,“晋王,晋王!你才是我大周大大的忠臣啊!”

    “陛下万岁,千秋万代”

    陈初一时嘴话,不知怎地在陛下万岁后加了这么一句千秋万代,初听,有那么一点违和。

    但这话是晋王说的,那就没问题了.

    陈初话音刚落,厅内众官齐贺道:“陛下万岁,千秋万代”

    柴极见屋内自晋王以下,纷纷拜伏于地,不由心神激荡。

    回来了,都回来了!

    九五之尊的感觉,全都回来啦!

    众臣中,只有陈景安暗自嘀咕道:这衮冕工艺复杂,并非十天半月能赶制出来的,这玩意儿元章咋有的?

    悄悄抬头,细细一看.柴极的身高和初哥儿差了少许,却比初哥儿要胖一些,那衮冕穿在他身上,下摆稍长了一些,肚子却又紧绷了点。

    若换到元章身上,肯定更合适一些!

    由此,陈景安自然猜到这衮冕的来历了.怕是淮北某些人早已等不及,提前偷偷做好了一应衣物,却被元章拿来借花献佛了!

    想清楚这些,陈景安觉着好笑,目光不由自主看向了陈初。

    恰好,陈初也看向了他。

    视线交触时,初哥儿竟还调皮的挤了挤眼睛。

    哟,晋王,请你稳重!

    当日,柴极不但得了衮冕,晋王连带仪仗一并准备好了。

    像什么玉辂、十二龙旗、鸾旗车、辟恶车、指南车、记里鼓车一应俱全。

    惹得柴极又数度落泪。

    夜戌时,陈景安漏夜来访,被二郎引到了陈初暂住处的书房内会面。

    却不想,书房内不止陈初一人,铁胆正端端正正坐在书桌前,由陈初指导练字。

    陈景安不由失笑.元章哪都好,但那手字,确实没有资格再教旁人,这沈娘子跟着他练字,能练出个甚来?

    不过,当初沈再兴在东京城外临死前将铁胆托付与楚王一事,在淮北高层已不是秘密。

    陈景安刚好借着此事,找到了话题切入点,“元章,准备何时办事啊?”

    说‘办事’时,陈景安仿似无意的扫了铁胆一眼。

    陈初也转头看向了铁胆后者完全没意识到两人是在说自己,依旧稍显笨拙、却异常认真的抄写着字帖。

    “先生又不是不知眼下情形,我也正在为此发愁啊。”陈初揉了揉脑门。

    为了不提起铁胆的伤心事,陈初说的隐晦沈大叔刚刚阵亡,按规矩铁胆又需守制三年,待三年过,真就把她拖成老姑娘了。

    陈景安却道:“还不是怪元章自己?”

    “怪我?”

    “嗯当初去往大凌河时,元章曾言,待北地事了,便行大事.月初,在东京城外是多好的机会?挟大胜金夏之威,元章若穿了那身衣裳,齐国朝堂内外,谁敢多言?”

    陈景安明显有些不满.当时在东京城外确实是好机会,但陈初去往金国时,明明说的是‘北地事了,再议此事’。

    怎么到了陈景安嘴里,就变成了‘北地事了,便行大事’?

    不过,东京城一战胜之,的确让淮北系有些按捺不住了。

    陈初理解整个团伙的心情,他自己进步了,大伙才能有更广阔的进步空间嘛.

    是以,他并未辩解此事,而是问道:“此事和我办事有甚关系?”

    这里的‘办事’说的是和铁胆成亲。

    陈景安却理直气壮道:“你若做了大事,此时你与她便是君臣,君臣之间可以夺情起复嘛!”

    “.”陈初愣了好半晌,才明白陈景安的逻辑。

    冷酷点说,君王之家没有亲人,老婆孩子都可算作臣属,陈初若当了天子,便可给铁胆下旨夺情。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