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百六十一、有楚王在,大齐亡不了! (第1/3页)
宣庆三年,腊月初一。 申时初。 东京城东城新曹、丽景两门内瓮城中,分别隶属厢军、禁军的四军马军共计万人已集结待命。 城门洞内,数百民夫正在全力清运堵塞门洞的砖石。 十镇厢军督抚蒋怀熊甲胄齐全,面色冷峻,乘马候于最前方。 后方列阵马军中,有经验的淮北军官、老卒,纷纷摸出平日不舍得吃的配给糖果,剥开糖纸,送入口中。 这法子,是多年前楚王亲口教的,说是糖果能增加体力,以待恶战。 而其他新军,则明显有紧张神色东京厢军禁军,于阜昌十一年皇子夺嫡之乱后重建,兵源大多来自于东京周边良家子。 说起来,这些人从军已有三四年,并不算新兵蛋子。 但新兵老卒却又不能只以从军时长来区分,没有上过战场,都可称新兵。 虽然集合在内瓮城看不见外边战况,但战马嘶鸣、将士嘶吼和兵刃交击声却如联绵波涛一般,从战场不住传来. 申时一刻,城头上不知是谁突然擂响战鼓,起初几声,明显绵软无力,可随后,鼓声大了起来。 不多时,整个十三里东城上的数十面战鼓都跟着响了起来。 再过十余息,西南北三面都响了起来。 周长五十二、战鼓一百三十二、历史千载、军民六十万的大齐都城仿佛一瞬间踩在了同一个节奏点上。 每一声鼓响,犹胜春雷,胜传数十里不绝。 每一声鼓响,大地都要跟着颤抖一下,似有蛰伏千年的巨龙即将要破土而出,重见天日。 是鼓响,亦是古老民族面临绝境时的不屈呐喊。 东城之上,是最佳观战地点。 此刻重臣勋贵云集。 即便是不懂军事之人,也看出来了,晨午一支不起眼的小股齐军被围东嵬岗,至现在已快速发展成了齐金夏之间的决战。 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战,直接关系在场所有人、乃至六十万军民的生死荣辱。 起初,战局胶着。 至申时初,齐军右翼渐渐有了一定优势。 直到东嵬岗下的金军拐子马突然从西北方向突入战场,右翼外围一支西军短暂抵抗后,往东溃逃。 五千拐子马直接杀入齐军,将齐军右翼拦腰斩断。 战场形势顿时急转直下,右翼有崩溃之虞。 东城居高临下,战场局势一目了然。 冷兵器时代,之所以会有大量以少胜多的战例,都离不开‘奇兵突袭,阵线动摇’的先提条件。 没有对讲机、没有步话机、没有即时通讯手段,一旦阵线动摇,恐慌情绪会快速传导至全军。 前线一溃,便是后方没有任何损伤的将士也会在情况不明的情形下,被本方溃军和恐惧所裹挟。 继而全军大溃,接着便是袍泽互相踩踏、被敌军追击砍杀所谓兵败如山倒。 范恭知原本因紧张、过于专注而通红的面皮,瞬间一片灰白. 陆钦哉则一拳砸在了墙垛之上。 便是最善隐藏情绪的蔡源,藏在长袖中的拳头也紧紧握在了一起,指甲刺破皮rou,亦浑然不觉。 年迈的鸿胪寺卿张行衍见此,一时气血攻心,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张大人” 城头因此,又是一阵慌乱。 大有世界末日之象。 只有嘉柔,左右一看,不管朝臣还是守城士卒,入眼尽是一副颓丧之色。 嘉柔忽然间大怒,心中只觉,他尚带着众将士在城外拼命,眼下一时不利,你们却一个个如丧考妣,你们对得住楚王和将士们么! 怒归怒,嘉柔却也暂时没对众人发火,却扭头朝一名守在战鼓下的鼓兵喊道:“擂鼓!” 可一来距离远,二来那鼓兵正全神贯注的盯着下方战场,竟没听到嘉柔的喊声。 见此,嘉柔拎起长长的宫衣裙摆,大步而去。 东京城上战鼓为统一制式,直径三尺整,下方由半人高的梯形木架支撑,鼓面竖直。 嘉柔近前,左右两手分别拎起那儿臂粗的鼓槌,砸向了鼓面。 但这般硕大战鼓,都需膀大腰圆之士方可擂响,嘉柔终归是女子,手持双捶本就有些吃力了,勉强擂响的鼓声,莫说催人奋进了,甚至显得有气无力。 不知是懊恼自己没用,还是多日来担惊受怕的情绪终于在此时溢满,反正嘉柔忽然绷不住了。 眼泪夺眶而出。 可.下一刻,嘉柔抬手一扯,薅掉头上固定凤冠的簪子,将沉重碍事、无数女子艳羡的凤冠随手扯下,丢在了地上。 紧接用手背一擦眼泪,又弃了一根鼓槌,改双手双槌为双手单槌又一次砸向了鼓面。 ‘咚~咚~咚~’ 近在咫尺的沉闷鼓声,让城头所有官员和将士同时转头看了过来。 众人眼中,嘉柔此刻双手握槌,站在比她高多了鼓架前,正在疯狂锤击鼓面。 因凤冠拆的匆忙,一头如瀑青丝稍显凌乱,却在寒风中飘舞飞扬。 鼓响十几声后,嘉柔猛然回头,脸蛋涨红,檀口轻启,厉喝道:“京城未陷,我军未败!你们一个个哭丧着脸作甚,有楚王在,我大齐亡不了!将士听令,随本宫为楚王鼓!” 申时一刻,东京城头,鼓声大作,震天撼地! 城外四里。 秦凤经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