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五十五、你攻你的城,我拔我的营 (第2/3页)
r> 其实,担心齐国争夺正统也好、担心齐国万一胜了金夏天下归心也好,只是明面上的原因。 周帝最担心的,还是秦相关于太上皇落入了淮北之手这件事。 攻打淮北,最重要的便是找到太上皇,秘密带回大周! 王庶离去后,万俟躬身告辞,“陛下,臣这便出发前往泉州了!请陛下和秦相坐等我军捷报!” 泉州乃大周海运最为发达的地方,市舶司外海船云集。 王庶自荆湖路北上,万俟却要从泉州带当地兴化军乘海船北上,于泗州登陆。 好吸引淮北西部两府淮北军,使其不能西援蔡州。 不管是荆湖路还是遥远的福建路,都不和淮北接壤,可最大限度保密,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若从临安附近出发,难保不被淮北细作察觉。 万俟离去前,君臣之间不免一番君圣臣贤.此次行动,已秘密筹备三四个月,莫说民间毫不知晓,便满朝大臣,也只他们几个知晓。 虽然此次出征没有动用精锐禁军,而是交给了三地厢军,但周帝、万俟却笃定胜券在握。 毕竟,淮北的军力在那儿摆着,大凌河占据了一部分,东京城下又占了一大部分,淮北还能有多少兵力? 而周国这边,一海一陆两路大军八万余将士东西夹击,这怎么输? 午后未时,殿内只剩了周帝和秦会之这对君臣。 再无外耳,两人终于说起了最私密的话题,“秦相,那陈伯康如何处置?” “陛下.”秦会之自锦凳上迟缓起身,拱手道:“不可打草惊蛇,也不可再让他留在淮南。陛下便趁着年底将至,招他入京述职.趁机圈禁。” 周帝点了点头,随后却稍显忧虑道:“待我军北伐的消息传开,不知民间舆情会怎样” 确实,东京被围后,伪齐楚王一纸‘邀万千华夏男儿,共赴万里关山’、‘使我辈子孙再无这般苦难’撩拨的不少周国人热血沸腾,大有一副共抗时艰的氛围。 此时若陡然知晓,人家齐国抵抗鞑虏时,本国却在背后给齐国来了一刀,周人怕是有点不好接受。 秦会之却一副淡然表情,“陛下,只要胜了,些许杂音不足为虑。即便到时舆情汹涌些,陛下不也被是臣子蒙蔽么” 所谓被臣子蒙蔽,说的就是王庶.万一日后批评声大了些,完全可以将王庶推出来背锅嘛。 仗还未打,垫背之人都找好了。 周帝什么都想到了,唯独没想到万一打不过咋办. 当日傍晚,秦会之回府,吴维正已等在书房,一见面便焦急问道:“秦相,怎样了?” 秦会之在椅上坐了,慢条斯理的抿了口茶,这才露出了难得微笑,“幸不辱命.” 自十一月初二折彦文、张叔夜偷袭洛阳北营后,完颜谋衍便报复性的展开了对城外勤王义师的进攻。 陈初命各部步卒后退收缩,依靠城寨防守。 在东京城外围拉开一道宽约百里开阔地带,任由双方马军在其中缠斗。 对方人多,便退入城寨;己方兵力占优时,便围而歼之。 纠缠十余日,双方互有损伤。 完颜谋衍却看出了,城外勤王军就是想耗死他们。 毕竟,洛阳虽有粮仓,但被焚毁了一处后,也撑不住近三十万金夏军消耗了。 又因不停被拉扯,金夏军水泄不通的包围圈终于出现了少许松动。 十一月十六日,老白斥候营内的几名下属,终于悄悄穿过层层防线,首次抵达东京城下,被吊篮拉进城内。 随即带来了‘楚王已至’的消息。 范恭知知晓后,如同获得前线捷报一般,当日便在全城张贴公文,告知数十万军民。 人心浮动的帝京,不由为之一振! 这边,完颜谋衍被齐军这种麻雀战、sao扰战搞的不胜其烦,也心知再耗下去待洛阳粮草耗尽,便真的麻烦了。 任得敬适时提议,“攻其必救,逼其决战!” 所谓攻其必救,说的不就是东京城么。 但如今,身后游弋着大股齐军,再强行攻城的话,相当冒险。 可是,继续耗下去更加难以看见胜机。 经一夜苦思后,完颜谋衍终于决定冒险一搏。 十七日,完颜谋衍命全军收缩,将原本平均分配于东京四面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