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请息怒_三百七十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七十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第2/3页)

等人便一日数惊。

    待到十七日,大军压境,姚员外更是吓得魂不附体,当日便跑来阜城县衙找到蔡知县痛哭一场,话里话外都是要蔡思以全县百姓为念,不要意气用事、与金国争一时长短,以免惹来滔天巨祸。

    说白了,就是要蔡知县快认怂.

    百姓同样惊恐,已有零星外逃现象。

    依旧驻留此地的蔡坤也很不爽.他辛辛苦苦大半年,好不容易建起了齐金边境上最红火的牛马市、毛纺场、鞣革场,眼瞅再平稳发展了三五年,便可拉拢分化部分金国渤、辽、汉将。

    彭、耿倒好,一下子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于是,十七日这天的军政联席会议中,一肚子火气的蔡坤说话相当不客气,“小不忍则乱大谋!你们下次做事前能不能用用这里!”

    蔡坤指着自己的脑袋恼怒道。

    与会的都是自己人,他们都知晓八月初六凌晨的伏击到底是怎回事。

    当然了,都是事后知晓的.若蔡坤事发前知道此事,说甚也要阻拦。

    “蔡先生休恼,天大的事都由我第五旅担着”

    彭二哥碍于蔡坤是初哥儿的丈哥,才没有回怼过去。

    可蔡坤正在气头上,闻言更怒,“彭二哥,此事你担的起么!河北路之事,楚王早有定计,若金国大军进犯,越河后便是一马平川,可直抵东京城下!到时咱们就得退守淮北!”

    “你所说的定计,我彭二并未听楚王说过。但自我与初哥儿相识那日,他便教过我,若遇敌人挑衅,必须强硬反击!今日我等退一步,明日便要退一丈!我淮北军,有进无退!”

    彭二哥毕竟也是淮北军的老资格、陈初的老哥哥,闻听蔡坤说话越发不客气,脾气也顶了上来。

    其实吧,站在他两各自角度,都没错。

    蔡坤想的长远,也理解陈初的意图,经营河北路北部,便是经营金国南京路。

    不是不能和金国交恶,但眼下却太仓促了

    而彭二哥的立场来看,他是军人,又一再被陈初灌输华夏民族的概念,眼睁睁瞧见那王文宝为虎作伥,将汉家百姓的脑袋沿河挂了上百里.

    这种行为不但让彭二和宝喜愤怒,同时也被视为一种挑衅。

    军人面对挑衅,除了反击别无选择。

    并且,他们已做了不少准备,比如诱敌越境.

    在他看来,单是金兵进入齐国这一个理由,杀之已十分合情合理合法。

    却不想,蔡坤依旧这么大的火气,彭二哥自是忍不了。

    眼瞅两位大佬起了争执,主持会议的蔡思连忙打起了圆场

    当日午时,会议结束后,彭二、宝喜去往界河边巡视防线。

    蔡思送蔡坤离去时,忽道:“二哥,眼下局势不明,没有守土之责,不如带咱们淮北来的场坊师傅撤往东京吧。”

    蔡坤一愣,当即道:“说甚呢?咱蔡家能有如今声势,岂是靠临阵脱逃得来的?当年儿在采薇阁义无反顾,当年爹爹对元章孤注一掷,哪次不是靠一往无前?我若逃了,愧对父亲、愧对儿为我蔡家挣来的这大好局面!”

    蔡思劝蔡坤离去,有私心却也有公心.私心是,蔡坤在阜城无职,仅是靠特殊身份协调齐金商事,他此时撤离,旁人说不出任何不对。

    公心,却是因为蔡坤和彭二的争执.即便蔡思也不太认同军方的做法,但事已至今,已容不得内部意见不统一了。军政双方必须拧成一股绳,并坚定敌军进犯,誓死反击的信念,才可能在接下来的事态发展中争取来一丝取胜之机。

    他担心,二哥会扯后腿

    蔡坤怕是从蔡思的表情中忖到了后者的心思,不由哑然失笑,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孩!眼下局面该怎做,我清楚的很!待会,我便去场坊组织工人训练.哎,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

    蔡思松了一口气不管会议上怎样争吵,只要大家抱有同一目标,事情就好办许多。

    “你呢?准备怎办?”蔡坤却又反问道。

    蔡思稍一沉吟,道:“今日之局,犹如当年桐山!若想以弱胜强,必须像姐夫当年那般,发动所有百姓,坚壁清野全民皆兵咱们也挖地道!”

    “好!”蔡坤精神一阵。

    八月十七,陈初在东京收到王文宝驻扎乐寿县的消息后,当夜便率第一旅一、五团紧急开拔。

    八月十九,行至大名府临清县时,又得急报韩企先率三万大军进抵乐寿县的消息,陈初随即招驻守东京的第四旅旅帅周良率四、六两团及炮团两营向阜城进发。

    八月二十一,陈初抵达阜城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