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七十九、陈景彦你要脸么! (第2/3页)
率军进入宿州的报道。 军中将士蔡州子弟占了七八成,家乡父老自是关心大军动向。 巳时,丫鬟篆云从街上回转编辑部,径直来到陈瑾瑜的值房。 “小娘,他家报纸拿来了.” 篆云抽出一份报纸放在了陈瑾瑜的书案上,这份报纸刊头印有《君子言》三字,像是报纸名字。 陈瑾瑜放下了手头上的事,细细看了起来。 上月,吴逸繁请来一帮太学同窗,几人整日聚在一起束手清谈、指点江山。 或许是觉着自己震耳发聩的警世之言缺了听众,本月初一,几人凑钱办了一份叫做君子言的报纸,用来教化万民。 为示清高,三日一刊的君子言免费发行 因报纸上通篇尽是居高临下的说教,除了个别读书人捧这帮太学生臭脚,几乎没有普通百姓读者。 可即便这样,身为《五日谈》创始人之一的陈瑾瑜依然在潜意识里敌视《君子言》,觉着这帮太学生免费发行是哗众取宠、是抢自家报纸读者、是在拆自家报纸的台 所以,对方每刊印一期,陈瑾瑜便会让人收集过来查阅一番。 今日的君子言,同样没什么营养,第一版是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时策,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在五年内平灭南朝。 第二版,以华丽辞藻狠狠为大齐皇帝刘豫歌功颂德,他们从蔡州一地繁华,推断出大齐即将进入一个‘四海承平’、‘百姓安居’的煌煌盛世。 而蔡州之所以繁华,正是因为皇帝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外加大齐士绅广宣教化的结果. 全文一字未提付出了极大心血的当地官员及路安侯。 陈瑾瑜看的直皱眉头,到底没忍住,小声啐了一口,“呸,一群马屁精!” 第三版,则以相对轻松的笔触,讲述了三皇子刘螭幼年趣事,总之就突出一个早慧非凡、尊师重孝的仁厚君子形象。 陈瑾瑜生于世家,自是有些政治敏锐,便根据自己日常听来的传闻,得出一个极为接近真相的结论三皇子深得大部分士人支持。 直到翻到第四版,陈瑾瑜看完不淡定了。 四版中,有一篇报道,提到了近日发生在怀远县的士绅资贼事件。 君子言报社的太学生,感情上自然和士绅亲近,但此事怀远士绅贪生怕死、为贼输银已成定论,若强行洗白,太学生不免背负和卢远举等人同样‘贪生害义’的嫌疑。 于是,一位笔名为‘妙笔生’的士子另辟蹊径,刊文称贼人得银后乘船离去的路线有几分古怪,又说靳太平所部神出鬼没,实不像一伙早被击溃、东躲西藏多日的流贼该有的质素. 虽未说明,但这篇报道却暗戳戳表达了此事背后应有隐情的想法,甚至更隐晦的表达出蔡州留守司有和贼人私下勾连的嫌疑。 陈瑾瑜看完这个,不由恼了,暗自道:叔叔是天下一顶一的好男儿,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岂会做私下和贼人勾结的龌龊事! 他便是做过一两回扮贼拦路的不光彩勾当,也是为了留我在蔡州,反正叔叔不会拿军政大事儿戏! 在分析这件事的时候,陈瑾瑜代入了强烈的个人喜恶情绪,自然失了客观理智。 同时,她还知晓,那帮办报的太学生和吴逸繁有同窗之谊,所以,阿瑜认定,此文定是吴逸繁指使旁人作的,以此泼污叔叔! 这么一想,陈瑾瑜更来气了,拿了报纸便出了门。 一路走回衙前街,却在官舍大门外踌躇起来她本来想让父亲看看此报,那吴逸繁是如何欺负叔叔的! 可近来爹爹像是看出了某些端倪,每次她在家中提起叔叔,便会被爹爹训斥几句。 眼下再拿来报纸,爹爹能不能帮到叔叔先不讲,自己先挨顿骂是少不了的! 想了想,陈瑾瑜转身去了隔壁的留守司官衙,“军大哥,烦请通报柳川先生一声.” 巳时二刻。 蔡州留守司官衙,陈景安值房。 房内除了他,还有蔡源、赵令人 这个组合很奇怪,但陈初不在的情况下,在场三人几乎可以对蔡州大小事项一言而决。 今日三人聚在一起,讨论的是如何处置前几日忽然运来的一百多万两银子。 公事方面,只要陈初不说,猫儿几乎从不主动过问,是以得知忽然多了这么大笔银子后,三人中反而是她最为吃惊。 不过,猫儿有个优点,虽不多问,但只要是官人送回来的,便默认了是自家的。 在场的陈景安代表了留守司、蔡源代表了府衙,三人虽对这笔银子如何使用小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