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六十、房地产、大基建 (第3/3页)
ntent2'> 虽身材高矮不同,但走起路时那股沉稳虎气却同出一脉。 霞溪村少有外客,眼瞅有外乡人,妇孺下意识躲进了屋内,只有一些孩童藏在树后墙角好奇打量。 来人直奔武家。 武同见着人也不意外,哈哈一笑便迎了上来。 “爹,娘,这是儿子的上官白队将. 这是宝喜,都统大人贴身侍卫. 这是周宗发周队将,哈哈哈,当初在桐山便是周哥哥捉了我和骡子哥” 武同为家人一一介绍,擅长交道的李骡子却哈哈一笑,纠正道:“当年周队将哪是捉了我们啊,那是带咱走上了正路!” “哈哈,对对,骡子哥说的对.” 同日,午时。 今晨刚刚抵达蔡州的临安商人苗奎和颍州商人常德昌,并肩走在城南工业区。 工业区东边临河一侧,集中了许多需用到水力的工坊,比如冶铁所、磨坊。 工业区西侧,则以各种窑厂为主,比如砖窑、磁窑. 一排排烟囱喷吐着黑烟,空气中弥漫着石炭燃烧后生出的硫味,以及rou眼看不见的细小粉尘。 常德昌引着苗奎走进一片露天大市场,笑着讲解道:“此地靠近工坊,自发形成一个筑料市场,你看,那边便有砖窑的销售处,还有卖原木的、卖家私的,还有这个” 常德昌走到一间铺面前,指了指店家摆在外头当样品的物件。 那东西约莫半指厚,长宽各一尺,表面烧有一层白釉,苗奎头一次见这东西,不由问道:“常兄,这是” 常德昌卖了个关子,掂起一块,屈指在上头轻扣几下,发出‘铛铛’脆响。 “这是瓷器?”苗奎从声音听出此物该是磁窑内烧制出来的东西。 “哈哈,这是瓷砖,铺地用的.” “铺地?” 苗奎从常德昌手中接过瓷砖看了看,他是个有眼力见的,只略微想想一下便知这玩意的商业前景。 先不说白釉瓷砖遍铺满屋后的视觉效果,关键这种明晃晃的地面,还能增加屋内的亮度啊! 宅子里的采光,一直是个大问题。 “这瓷砖是咱们商行产出的么?”苗奎下意识问道。 “自然是咱商行产出的”常德昌笑道。 他二人都是四行商行头一批流通股股东,用‘咱商行’没有任何不妥。 从常德昌口中得到了确认,苗奎环视人来人往的筑料市场,不由也跟着笑了起来,“常兄,怪不得四大行推出了‘将士家园贷’.将士们借钱建屋,需买筑料,虽说无息,但转了一圈,这钱就又回到咱们商行了.” 常德昌哈哈一笑,却道:“苗老弟格局小了。” “哦?请常兄为愚弟解惑.” “月初,苗老弟不在,蔡娘子主持商行股东会议时有透露,都统为将士发下数万贯的赏赐、再同时推出将士家园贷,是为了让银钱快速流转起来。而建房一事,将士有刚需,同时还能拉动整个筑料、采伐、营造、运输等相关上下游行业.” 苗奎听了一半,便联想到了当初的西瓜节,下意识道:“和桐山西瓜节时那般?” “形式差不离,但桐山西瓜节靠的是销售带动,而蔡州这回,却是靠‘基建’拉动.” “基建?” “便是建屋,蔡娘子从都统哪里得来一个词,又叫‘房地产’.也包括修路。” “修路?” “对,近几日,蔡州在流传一桩事,说都统准备修一条蔡州通运河的直道,跨颍、寿三府” “你们大齐朝廷愿意?” 苗奎不由一惊.边防重地,轻易不允修筑大路,以防敌国突破边防后快速突入。 陈初若真这么做,一来印证了他已完成了对淮北几府的控制,二来,也能看出他不会放手寿、颍两府的野心。 常德昌一叹,道:“修路这消息能传出来,便是都统在试探各方反应吧。如今淮北元气大伤,都统是想用‘大基建’让几府快速恢复生机啊” 这种庙堂之事,便是身为商行小股东的常德昌也只了解一星半点,随即岔开了话题,“苗老弟,此次来蔡,预备待多久?” “少说得一个多月吧,都统和令人下月大婚,怎也得把这个热闹凑完,说起来,咱还算令人娘家人哩” “哈哈哈,对极。” 猫儿是四海商行大股东,苗奎和常德昌是小股东,两人既可以算猫儿下属也可以算合作伙伴。 勉强说的上‘娘家人’。 苗奎嘴上说着待一个多月,心中想的却是多留一段时间.他想亲眼看看都统的大基建到底有何神奇。 再者,如若外界传言为真,都统真修路的话,那就是天量资金的投入,届时便是规规矩矩跟着做个供应物料之类的配套生意,也能挣来几辈子花不完的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