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零七、我看上了,就是我的。 (第2/3页)
谐。 结合当下语境,又可以理解为匠户营的人正是因为不懂‘礼’,才发生了争抢、吵嚷。 照她的设想,这些人应该先向提供了食物的陈初答谢,然后再由老弱妇孺为先,这样才能和谐顺遂,不至于此刻这般。 陈初笑了笑,却道:“孔圣人还说,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后知礼仪呢.” 人在温饱生死线上挣扎的时候,要他们做温文尔雅的仁厚君子根本不可能嘛。 陈瑾瑜闻言却绷紧了嘴,似乎是想笑又憋了回去,但那对小酒窝却已经藏不住,悄悄浮在了脸颊上。 随后,欠了欠身子,仰头在陈初耳旁低声道:“叔叔,‘仓禀实知礼仪’出自太史公的《货殖列传序》中的《管子.牧民》篇可不是孔圣人说的。” “呃总之,这句话没错就是了。”陈初脸上却瞧不出任何尴尬。 “太史公也未必全然无错呀,尽信书不如无书。须知,商有伯夷和叔齐商臣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汉有‘守节不逊’周亚夫狱中绝食而亡如此看来,饥饿并不一定能毁人气节、臣礼,古之先贤,哪位不是饱读诗书之人,书中浩然气自会使人懂礼.” “浩然气能挡肚饿么?” “叔叔,你这是抬杠呢!” 论起吊书袋,十个陈初也比不过陈瑾瑜。 当今读书人大多有这个毛病,自认读书万能,一切民间困厄皆因教化不够而起。 两人交头接耳辩论的模样,同席而坐的秦永泰自然看的见,身旁的邻居常贵大口嚼着一块肥腻猪肘,却也没忍住低声问了秦永泰一句,“泰哥,这小娘是谁?” 正悄悄观察陈初和陈瑾瑜的秦永泰闻言,却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淡然模样,“我不知。” “噫!赵小娘不在甥婿身旁,你这做舅舅的不得替她看紧咯?” “你懂啥!如今哪家大人不是三妻四妾,我甥女是正室大妇,我这做舅舅的又怎能让她落个善妒之名。” “泰哥!是我小家子气了!我早就说泰哥不是一般人,你家甥女从小就是一个美人坯子.” “呵呵,我家猫儿生的美,人又聪慧。你方才没听那黑大个说么,她如今管着几百上千号人哩,我那妹子性子软,想来帮不上猫儿,待我去了蔡州可要帮她守好家业” “是是是,泰哥,能不能把我带上啊” “晚些,我问问甥婿.” 邻桌。 秦家幼子秦盛武入席后,小半时辰没说话,只因嘴巴被满桌菜rou占住了。 直到酉时末,撑的实在填不下了,才伸手端了邻座的酒碗想要灌一口顺顺,却被旁边那年轻小兵夺了回去,并呵斥道:“你才多大就饮酒?” “我十四了!看起来你也没多大嘛!”秦盛武瞟了邻座一眼,不服气道。 “我今年十六!你有十四?”毛蛋打量着秦盛武,不太相信道。 秦盛武倒也没撒谎,他虚岁的确十四了,只是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过于瘦小,看起来只十来岁。 “嘿,那你比我大,兵大哥,你是我姐夫的兵么?” 秦盛武果真是个自来熟,一点也不怯场的和毛蛋攀起了关系。 “嗯,我是东家的亲兵!亲兵懂么?就是心腹的意思,东家亲口说过‘毛蛋未来可期’!” 最后这句,毛蛋模仿了陈初的口吻,一脸臭屁。 “心腹大哥,你既然是姐夫的亲兵,肯定和姐夫很熟吧?” 嘴甜的秦盛武马上改了称呼。 “什么叫很熟,那是相当熟”毛蛋纠正道。 “哦,既然如此,那个一直缠着我姐夫的小娘是谁?” 秦盛武转着一双因消瘦而显得过于大的眼睛,忽问道。 毛蛋作为‘东家心腹’自然比旁人了解的多些,但也知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便含糊道:“那是我们蔡州同知的爱女,顺路随东家进京” “同知大还是我姐夫大?” “自然是”毛蛋也搞不清谁大,却下意识认为蔡州地界天老子第一,俺东家就是第二,不禁道:“自然是俺东家大!” 不想,秦盛武却问了更刁钻的问题,“那我姐大,还是同知大?” “.”毛蛋。 大娘子虽是安人,但比陈同知还是比不过吧. “这怎么能比。”不愿承认的毛蛋敷衍道。 “心腹大哥,那这样问,我姐和这位小娘谁大?” “自然是大娘子大!” 这次,毛蛋给出了肯定答案。 秦盛武这才露出了放心的表情。 陈初这桌,秦永泰大喜之余多吃了几碗酒,整个人放松不少,终于有了点长辈派头,开始询问起陈初和猫儿的事。 “甥婿啊,你和我家猫儿哪年成的婚?” “阜昌七年年初.” “呃”秦永泰心里一算,两人成婚时外甥女还未及笄呢.我那妹子当真心急! 却又转眼一看眼前这外表俊朗,年少有为的甥婿,随即心道:呵呵,急的好!急的好啊我那妹子优柔寡断,这次却果断!这般小哥不下手早些,哪能轮到咱家! “哎,你们成婚、生子,舅舅都不在,想来遗憾”秦永泰叹了一声,马上又道:“对了,你们有几个孩儿了?男娃女娃?” 陈初稍显尴尬,“我和娘子至今无所出.” 秦永泰有些不满,却又不敢言明,只能拐弯抹角问了一句,“如今家中有几名子嗣了?” 说话时,秦永泰忍不住看了陈瑾瑜一眼。 陈瑾瑜心思剔透,马上猜到了秦永泰的想法,霎时涨红了脸,想要解释却又不知怎样开口。 “.” 陈初迷茫了一下,才明白妻舅这是以为他冷落了正室娘子,不由哭笑不得,“舅舅误会了,如今我家还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