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齐心协力 (第2/2页)
想到这里,周瑜连忙谏道:“吴…..公,曹cao的话不可信啊。” “他能看到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而人是有无数可能性的。” 陆逊听了,便开口说道:“我所能想到,是主公在自己治理民众方面,有远超曹cao的自信。” “作为当下之人,他所要做的,便是留给后世选择这些可能性的机会,而不是让人们只能看到一条独木桥,一头在脚下,一头通向黑洞洞的将来。” 陆逊吓了一跳,“逊从没有想过,先生慎言,这话岂是能乱说的?” 郭嘉看向诸葛亮,戏谑道:“你从刚才起就没说过话,是不是早就猜到了?” “没错,”郭嘉点头道:“他想借着曹cao的手,尽可能铲除士族根基,之于江东,也是一样。” 许都方面固然是紧锣密鼓,一方面继续给樊城施压,一方面给江东发信,要求尽快联手攻入荆州腹地,同时联合马腾,共同对益州的刘璋施压,并用汉廷的名义许诺其好处,要求其投降。 诸葛亮缓缓道:“主公曾经对亮说过一句话。” “主公说,他要给后代看到一个有着光明璀璨的未来,也许未来千百年都不能实现,如同天上的太阳一样,人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触及。”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的一生实在太短,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少了。” 郭嘉停下来,说道:“我有些后悔先前太过放荡,怕是看不到新朝的气象了。” “但是他觉得,即使自己血脉上的子嗣断绝了,但能够继承这份精神,理解他的想法的后人,便是他真正的子嗣。”
望着郭嘉匆匆离去的背景,诸葛亮和陆逊相视笑了起来,齐声道:“也是,咱们也该加把劲了,那一天越早到来,便能让越多的人看到!” 郭嘉笑了起来,“孔明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你所看到的,比伯言多了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却能真正揭示主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郭嘉一直给两人指导谋略,算是两人的半先生,他出声道:“你们两人,可以先把自己的说法说一下,看我们猜的对不对。” 诸葛亮和陆逊听了,不由对视一眼,他们其实心里也有这种猜想,但也只有郭嘉有胆子说得这么直白。 郭嘉微笑道:“先说我的结论。” 陆逊诸葛亮两人一愣,齐齐道:“主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郭嘉站起身来,一言不发地往外走去,诸葛亮疑惑道:“先生去哪里?” “主公如此做,对于百姓肯定是有损害的。” 随即在三人的策力下,寿春开始紧锣密鼓的练兵整军,同时袁熙四州领地之间的调动频繁起来,明眼人都看出来,袁熙又要开始行动了。 “为了达成他最想得到的结果,他是可以和我一样不择手段的。” “你我三人便是如此,其他武将官员也是一样,甚至他连袁氏的人,都很少任用。” 郭嘉和陆逊听了,不由沉默良久,陆逊才苦笑道:“直到今日,逊才了解了主公的一面。” 三人听了,顿时都沉默了,站在他们的立场,自然是希望君王能够善待自己,但他们要是站在君王的立场上,袁熙的行为,便显得合理起来。 郭嘉缓缓道:“立朝十年之后的高祖。” 他转向诸葛亮道:“孔明呢?” 郭嘉忍不住笑了起来,“咱们三人,也就你信主公这个观星,你是认真的?” 诸葛亮正色道:“非常认真。” “这是不对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遥远的目标才如此动人,才让人愿意为之奋斗一生,即使当下百年时光,只走了微小的一步,也是值得的。” “他平日里面上带百姓,宽于劳役税赋的做法,肯定也不是作假,但他既然做出了这种选择,说明在解救百姓受苦之前,还有其觉得更加重要的东西。” 这无形中给了曹营和江东非常大的压力,因为袁熙每次出兵,天下风云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他确实如奉孝先生所说,一面活的随性不羁,一面却忧国忧民,放眼千百年来也是少见,果然是个最为矛盾的人。” “不过趁现在还活着,多做些事情也好。” 诸葛亮摇头道:“不,主公说了,他的想法,人人皆可以明白,只要开了民智,人人皆是掌握自己的智谋之士。” 孙权听了,不以为意道:“我自然知道。” “话说公瑾若是身体好得差不多了,也该亲去江夏坐镇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