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百年之志 (第2/2页)
度,在敌方腹地一路狂泵两千余里没有迷路,长驱南下,并在打城受到重挫,毫无计可施的时候,恰巧汴京城门大开。 这种种巧合下的匪夷所思,其背后埋藏的隐情,极其引人深思。 袁熙是读过一些历史,他了解的越多,越明白一个人的渺小。 在时代和人性的浪潮前,即使身为天子,所能做的事情也极其有限,朝代更替的循环中,很多问题即使是后世也没有结果,有些事情似乎注定会陷入一个往复不变的怪圈。 袁熙想尝试一下。 虽然不能跳出这个怪圈,但起码要让身后的人们,看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 他对诸葛亮深深一拜,“孔明可能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执着。” “但你可以认为不论是观星还好,亦或其他原因还好,我觉得孔明是一定能帮到我的。” “我面对的难题实在太难,当世能帮到我的人并不多,但我相信孔明一定是其中之一。” “我再次厚颜无耻地请求孔明,即使不是为了我的个人私心,是否孔明能为了一路走来,见过的黎民百姓的遭遇,来尝试帮帮我?” 诸葛亮忍不住回头和黄月英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脸上的动容之色。 对方的神情,是认真的! 世上能真正抱持如此想法的人,已经能和上古先贤媲美了,但如果是假的,那他一定是最大的jianian佞! 诸葛亮犹豫了下,出声道:“亮才疏学浅,虽曾跟随叔父做事,但深知治理一地之艰难,亮对使君内情并不了解,军师一职,万千性命cao于己手,万一行差踏错” 袁熙微笑:“我的监军兼义弟陆伯言,也曾如此说过,后来他做得很好。” “我相信以孔明之才,不会比他差了,何况我的谋主奉孝先生想找个弟子,所以我想邀请孔明过来看看。”
“我对于每个来投奔我的人都说过,若是我其后做了任何违背道义,让掾属心生不满的事情,其都可以自由离开。” “以我袁氏的名义发誓。” 诸葛亮一时间思绪万千,从琅琊城中远远看袁熙一面起,最近已经四年了。 这四年间,对方崛起的速度极快,快的让诸葛亮都感到意外,而最让诸葛亮意外的是,如今对方胸中所怀的志向。 如果是真的,他一定会改变这个天下。 想到关于袁熙的传言,其所做的事情,以及在自己面前的表现,诸葛亮已经初步了解了,袁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其麾下做事,一定会很有趣吧? 若其是大jianian大恶之徒,自己被其骗了的可能. 算了,就赌这一次,若是错了,只怪自己有眼无珠好了。 诸葛亮只略一犹豫,当下对袁熙拜道:“如此便请使君多指教了。” 袁熙一怔,随即狂喜,他强自压抑心中激动,深深一拜,“需要孔明指教的,是我啊。” 诸葛亮坐直身子,叹道:“主公别对我期望太高,我未必能比前人做得好。” “周八百年,汉今五百年,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袁熙微笑道:“无妨,军师尽管去做,高处不胜寒,既然身居高位,便明白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已经做好了身死族灭的准备。” “在几千前的岁月中,一个家族的兴衰,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我只管身前身后百十年,之后的事情,交给有志向的人做好了。” “华夏传承代代流传,前人虽逝,总会有后人站出来的。” 诸葛亮听了,再深深一拜,“若这是使君真心话,亮会全力襄助主公成就宏愿。” 袁熙脸现激动之色,成了! 此时诸葛亮似乎也放下了心中重担,对袁熙出声道:“亮想问主公一事。” “主公的观星之术是否真的算无遗策?” “是主公自悟,还是从何学来?” 袁熙心道这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啊,但他也不准备瞒着诸葛亮,便换了个说法道:“观星之术,也只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 “我确实能偶尔预感道一些将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但不一定很准。” “怎么说呢,就是我有时候会知道茶杯会落地,但落地后会发生什么,是摔碎还是完好无损,这就是我无法预见了。” 诸葛亮听了,惊讶道:“这已经足够了!” “若是找到合适的用法,是能改变天下大局的!” “有空亮一定要请教下主公。” 袁熙尴尬笑道:“没问题。” 他心道问题大了,圆一个谎言,就要好几个谎言,想要骗过诸葛亮可不容易啊。 正在这时,有侍卫进来,说刘备已经到了城外。 袁熙听了,对诸葛亮笑道:“正好,军师请随我一起去见玄德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