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张良死,天下定! (第1/2页)
第479章张良死,天下定! “难道先生打算降秦?”卫寇开口问道。 “秦王能容我?”张良摇头。 “卫氏能容!”卫寇开口说道。 卫寇卫满父子经营朝鲜西部之地已经许久,如今羽翼渐丰。 辽东辽西一代有很多故燕故赵之人逃亡,皆被卫氏父子二人接收。 另外今年秦国击溃东胡,卫寇虽然出海远涉胶东,但是卫满却没停下经营。 东胡溃败分为乌恒和鲜卑,其中也有不少东胡人逃到了卫氏的领地,被卫满接收。 而和张良的交涉之中,卫寇一来同情张良的遭遇,二来感慨张良的气节,三来张良的能力也让卫寇心服。 倘若卫氏可得张良相助,以下克上,覆灭箕子朝鲜指日可待,趁秦国暂时难以东渡之际,他们未尝不能覆灭箕子朝鲜,吞并真番临屯。 “比起来这个,您或许更应该担心该如何平息箕准对你谎报军情的愤怒。”张良开口说道。 “纵然箕准打算问罪于我又如何?我秘密将您送到卫氏领地,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情,罪责我一个人承担便是。”卫寇开口说道。 “人生能得您这样一位知己,死而无憾了。”张良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尔后正了正神色开口。 “现在……覆灭暴秦已经是没有希望的事情,秦王定下长公子扶苏和长孙赵泗为储君,此二人都心怀宽仁,秦国大势已定,未来三代,恐怕再难有可乘之机……索幸辽东荒凉,秦国的重心应该会放在岭南诸国,北地扩边数千里,秦国也需要经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秦国恐怕都不会有东顾之心,卫氏可以趁这段时间继续经营,多多吸纳东胡诸部和不容于秦国之人。 但是军功爵仍在,朝鲜不能长治久安,因此卫氏一定要尽快颠覆朝鲜,夺权自立,向北吞并高夷沃沮,向东南吞并临屯真番,如此一来,方可抵御暴秦。 同时我听说秦国海船高大,海兵颇为锐利,在东海占据了扶桑,并在那里设郡,囤积了不少海卒,因此除了防备辽东郡之外,也务必要防备秦国的海军,卫氏如果要图谋百年大业,再回去以后就要早建海船。 李信伐楚一战,打空了心气,因此空掌航贸军府,却不能妥善使用,如此一来才使我们能够拖到现在,但不能因为李信坚守不出,就忽视了秦国的海军,如今琅琊胶东蓬莱等地一直都在建造海船,卫氏绝不能仅仅防备辽东之兵!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卫氏尚弱,箕准虽然无能,但是拥磊不少,卫氏还需要箕准的信任,您也不能再箕准面前失宠,因此朝鲜也无我容身之地……” 张良将案几扶起来跪坐下来仔细给卫寇分析局势。 “可是……朝鲜国内不满我者甚多,况且瞒报军情已被箕准知悉,箕准忌惮卫氏不敢杀我,恐怕也不会继续宠信于我,这……”卫寇听闻张良分析局势,也仔细倾听。 “我得先问您一句……”张良摇了摇头。 “可甘弃诸夏衣冠而入蛮夷,不复再至中土?” 卫寇闻声摇了摇头:“我同先生一般,于秦有家仇国恨,有生之年,必西入大秦,诛暴秦,复燕国!” “如此,我有一计,可助您不失信于箕准!” “先生请讲!”卫寇凑过身子,却见张良似笑非笑的抽出一边的佩剑。 “先生这是……” 卫寇意识到了什么伸手想要阻拦,但似乎又有些犹豫。 张良看出来了,但是他已经不介意了,只是径直将剑刺进了自己的腹部尔后拉着卫寇的手握住剑柄。 “将军持我首,将罪责尽数推在我的身上,您和箕准一样,都是被我所欺骗的! 纵然……箕准,会有不满……忌惮卫氏,也不能……过多苛责将军。” “我死……之后,率兵扑杀听令与我的秽人部众,和他们……杀起来,这样……箕准,才会……信您。” 张良喘了一口气…… “还有……尽快……尽快走,李信,毕竟是名将……要小心……” 卫寇握着剑,看着张良最后轰然倒地,张了张嘴,发出了一声长叹。 张良,最终还是失败了…… 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而是慷慨赴死,以补偿自己。 “先生之言,胜似千金啊……”卫寇叹了一口气,毅然决然的起身拭剑! 张良是有一批听令于他秽人势力的,都是小部落联合,所以张良的地位有点类似于盟主……所以张良对于箕子朝鲜是合作者,而不是称臣者。 因此卫寇和张良翻脸是需要火并的,不仅要杀了张良,还要杀了听令于张良的秽人部众。 也只有这样,箕准才能够相信卫寇也是被张良所欺骗。 卫寇静静的走出了营帐…… 张良死了,他也要离开了…… 暴秦,终究还是那个不可战胜的暴秦! 而另一边……一直选择龟缩战术的李信正在琅琊港口清点海军。 “将军,高夷和真番已经退兵……” “将军,沃沮则已经退兵了……” 一封一封战报络绎不绝的在李信身边汇集。 “这么说,张良身边只剩下了秽人部众了吧? 卫寇就算不愿退兵,恐怕箕准早晚也要催促卫寇回去,毕竟卫氏现在还没资格和箕准翻脸。” 李信暗暗盘算着东夷的具体实力…… 首先是活跃在沿海一带以及真番西边的小部秽人。 他们没有统一政权,部落普遍比较小,不算什么心腹大患,因此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张良恐怕已经没资格再统领他们,毕竟沧海君已经死了,一年多的没有寸进,别说沧海君只是他们名义上的长者,就算沧海君是活菩萨威信也该耗费的差不多了。 他们离开了张良,就不足一提。 值得大秦正视的有且只有那种形成了政权组织的地方。 所以,也就只剩下了真番,临屯,高夷,白夷,沃沮,以及箕子朝鲜。 其中真番,临屯,高夷,白夷这些的政权并不成熟,组织架构比较松散,只是习俗相近,有一个名义上的共属,但是却没有真正的共主,内部时有征伐吞并,所以也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真正值得大秦正视的也只剩下了箕子朝鲜。 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政权和国家。 最早可以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