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扫匪  (第2/2页)
br>    张阿公接着说道:    “会读书的人总是要去进步的。”    “我知道卫所无法一直留住你。”    “这两分书据。”    “一个是卫所的籍贯文书。”    “可以向官府确认你是三爷的侄子。”    “另一份是很重要的路引。”    张阿公又拿出一块铜牌说道:    “好些年前卫所里帮助过县里的一位生员。”    “你没有参军过科举,需要有前辈指导。”    “这是当年生员留下的信物。”    “你拿着他,那人定会带你参加童试。”    张洛有些眼酸。    张阿公竟然都给自己都准备好了。    明朝的科举制度极其复杂。    要想参加科举考试。    得是身世明确的读书之人。    这就需要地方出据籍贯文书。    证明你是一个会读书。    身世清白,品德优良。    没有犯过罪的人。    然后还需要一名县城学堂里的生员或者廪生举荐。    给你做保。    这样你才能有资格参加县里的童试。    童试的过程很繁琐。    需要进行多次的考试。
    有好几关。    都通过了便成了生员。    或者还有个更熟悉的名字秀才。    廪生是生员中的一种。    又叫廪膳生。    有的也是秀才。    廪生在州学或者县学里读书。    有各地官府每月初给于粮米。    属于是公家养的读书人了。    自正德年间以后。    官府将廪生的粮米换成了银子。    每个月初都有一到二两的银子发放。    除了公读之外。    还有免交税,免徭役等诸多好处。    成为了秀才,算是半步踏入士绅了。    一个县廪生不过二十人。    靠着在童试开始前给人做保。    这也是廪生的另一个收入来源。    福建每年参加童试的人很多。    这是笔不小的收入。    张阿公为了照顾张洛参加童试。    把文书都准备好了。    对张洛是相当的看重了。    张洛弯下身子。    对着张阿公庄重的行了一礼说道:    “公叔,镇海卫对张洛的大恩。”    “张洛没齿难忘。”    张阿公将张洛扶起,说道:    “日后你若成了大才。”    “勿忘镇海卫的百姓们就够了。”    “明日长伟要去县里交罚银。”    “你和他一道去,把童试的试前文书办下来。”    张洛赶忙点了好几下头。    自己穿越到镇海卫好些个月了。    总算能离开乡村进入县城了。    张洛回到厢房。    准备收拾一下要用的东西。    却在门口发现了一脸气样的小愣子张旺生。    “好你个张洛,昨晚去鬼市竟然不带我!”    看见张洛。    张旺生几步走到张洛跟前拷问道。    张洛轻笑一声解释道:    “昨日是去抓海盗的,带你去不合适。”    “是去抓贼,我堂堂现任百户的弟弟为何去不得!”    “而且我还是下一任百户呢。”    “你个小屁孩,牙都没长完,一别凉快去。”    “才多大呀,就想着打海盗了。”    张旺生和张洛闹腾了一会。    转眼又说道:    “张洛哥,听并哥说你们明天要去县里。”    “只要你答应带我去县里。”    “我就原谅你的罪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