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十四至六十四章 (第4/5页)
,以草籽、根茎、花果、树叶、蚂蚁、昆虫等为主食。 猴子常以群居出没,群中有头儿,号猴儿王,数年易主,在位,妻妾成群,吃香喝辣,下台离位,晚景凄凉,常不得善终。 古人性残,有生吃猴脑之恶习,经年历月,寒来暑往,猴子遭到捕杀日绝,余则残喘延续数百年,终绝踪迹,至今已不得见焉! …… 不用多说了,您说就这样的文字,半文半白的,谁能整明白呀,没有语文大师给翻译一下,能行吗? …… 古蝙蝠被复原后,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了,他们纷纷给我们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表扬信,为此,克隆三和我激动了好长时间,是啊,孩子是宇宙的未来,世上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让孩子高兴更有意义的呢? 有了复原蝙蝠的经验,加上有众星云集的大师团队,我们真应该复原一个古代标志性动物啦! 古人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据传说,大象曾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这家伙作为古代标志性动物要是能复原,肯定是一个具有爆炸性的新闻! 对,想干就干,咱现在就着手复原大象! …… 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呐,要知道,大象这个古代动物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啊,没办法,这玩艺儿灭绝的时间太早了,不但如此,就是可供参考的资料也是不多,仅有的一些只言片语也是充满了神秘色彩,比方说《盲人摸象》这则古代故事,写得那是相当生动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鞭辟入理,但到了关键地方,就有点儿云山雾罩、不着边际了! 根据《盲人摸象》的描述,四个盲人分别说大象这玩艺儿象扇子、柱子、墙、绳子,一听就让人崩溃呀,我的先人们呐,咱能不能找几个眼神儿好点的看看呐! 再比如说“包罗万象”、“万象更新”、“气象万千”、“原驰蜡象”、“曹冲称象”、“四不象”、“找对象”、“装大象”、“象不象做比成样”、“象雨象雾又象风”这些神词儿,虽然各个都有象,但您能想出大象长得是啥样吗? 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啊! …… 大师就是大师,正当大家为复原大象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团队中杰出的古俏皮话儿大师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在一本名为《俏皮话儿大全》的古代典籍中找到了大象的光辉形象,书中是这样描述大象的—— 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要不怎么说古典文集博大精深呢,连破折号、惊叹号在内,古人就用了寥寥十个字,大象活灵活现的生动形象就已经跃然纸上啦! 真是言简意赅,一语中惊醒梦中人啊! ……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感情那古代的大象就如同猪鼻子插根大葱一般,想想吧,猪在养殖场有的是,大葱也是信手拈来的便宜货,咱组合一下就行啦! 复原大象的材料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让猪与大葱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了! 老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真正做的时候才知道,要是把这两样东西收拾收拾,加点油盐酱醋的调料扔到锅里,结合起来倒是挺容易,真要是活着结合起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想想吧,一个动物,一个植物,那可是跨界杂交!还有,猪有两个鼻子眼儿,这葱是两个鼻子眼儿各插一根呢?还是两个鼻子眼儿只插一根呢?还有,这葱太细了会掉,太粗了,猪鼻子一刺痒,“啊嚏”一声,就掉地上了,再有,猪这家伙是个杂食动物,鼻子前面整根葱,整不好哪天饿极了就给吃了! 古人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就这些问题呀,在大师团队眼里呀,那都不算事! ……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短短一年之后,那传说中的大象就被我们复原成功啦,此刻,那鼻子眼儿里用250胶水粘着大葱的大肥猪,不对,是大象,正在宇宙各地的儿童乐园巡回展出呢! …… 当然了,复原古生物也是需要过程的,有成功,也会有挫折,就拿老虎来说吧,古代典籍中倒是有照猫画虎这个词,按理来说猫作为人类的宠物,确有实物可供借鉴,关键是那古代典籍中还有一段描写让复原大师们感到非常困惑不解,并为此陷入了无休止的争论之中! 为了尊重科学,也为了您能帮我们这些后人们拿个主意,我还是如实摘录这段出自古典文籍《儿歌三百首》中的文字吧,它的内容是这样的——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跑的快, 跑的快, 一只没有脑袋,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常言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按照这段文字描述,没有尾巴的老虎还可以理解,关键是没有脑袋那只,而且还跑得快,聪明的您,说一说,这样的老虎,我们该怎样复原它呢? …… 五十八、无法解读的文献 根据公元51世纪史学家对人类文明史的分期标准,人类文献史的分期,可以分为远、中、近三期,具体划分依据如下—— 远期——物理介质,即上古及古代时期记录在洞壁、甲骨、青铜、石、竹简、草叶、毛皮、布帛、纸、塑料等物理介质上的文献资料; 中期——计算机存储介质,即古代存储于计算机介质的文献资料。 近期——光电一体化介质,即近现代存储于光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光微子海量文献资料。 不管您是否相信,做为中期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古代计算机存储介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