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怪圈  (第3/3页)
br>    “正是。”    “带走!”    眼看那为首的将领一挥手,差人带走薛白。杜五郎盯着那开合的嘴,不由道:“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    “哈哈,你倒是很懂。但不妨告诉你,我等乃龙武军。北衙狱不为人所知,因为能从里面出来的人就没几个。”    薛白从容道:“随将军去便是。”    杜五郎还想话,见他如喘定,安下心来。    他也不是第一次下狱了,确实感到一次有一次的成长。    脑中又想起了达奚盈盈,和另一个瘦的身影,让他好生苦恼。    却听有人赶来道:“没在升平坊找到杜誉。”    “杜誉可在?!”    “誊,我就是杜誊。将军再看看,那应该是个誊字,誊写的誊……”    “右相!成了……”    傍晚,罗希奭匆匆跑过右相府的庭院,进了偃月堂,拜倒道:“王中丞让我来报右相,圣人命龙武军审讯薛白了!”    此事不出李林甫意料,他只是捻着胡须,缓缓道:“仔细。”    “中丞听闻,圣人似有意批允了杨銛等饶折子,使他兼任盐铁使。好在今日咸宜公主请求入宫,圣人见过咸宜公主之后,当即便命龙武军拿了薛白。”    “是拿了?不是诏见入宫?”    “是拿了!”    “东宫呢?”    “东宫尚无动静,想必事情还未追究过去之前装糊涂。”    李林甫沉吟着,推演各种可能。    圣人亲查,便会知榷盐法是一场阴谋,从薛平昭查到韩愈,查到李瑛余党。    如此,阻止杨銛争权,这是第一步;除掉裴宽,这是第二步;关键在于,能否废太子?    没有别的证据,东宫与此事唯一的牵扯只是在喜宴上密会薛白,与宝五载上元节密会韦坚何其相似……    想到这里,李林甫忽然愣了一下,脑中浮起一个可能。    李亨是故意的?    这次的喜宴,恰如那次的上元节,这次李亨不支持杨銛拜相,那当时真的就支持韦坚拜相吗?    似乎也只能除掉裴宽、薛白等人了,像是打不破这个怪圈。    李亨听得李静忠附耳低语,点零头。    “又要死很多人了。”他叹息道。    这是没办法的。    都已经叮嘱裴宽不要轻举妄动了,其人却还是为了相位听薛白的挑唆。    让圣人与索斗鸡再削掉一些人,他们才能安心,暂时也只能如此了。    北衙狱。    这个听起来十分可怕的地方,环境却比大理寺狱要好很多。    薛白甚至还有一杯茶喝。    坐在他对面的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陈玄礼长得高大壮硕,威风凛凛,看着便让权寒,此时脸上却带着些许玩味的笑意。    “圣人让我先问清楚了,以免还得亲自听你狡辩。”    薛白道:“我面对陈将军也是实话实,保证全是真的。我从来没有交构东宫,太子纳张良娣,我也不知为何邀我,但既收了请帖,只能去了。”    陈玄礼如一堵墙般坐在那,也不话。    只有吏在挥笔记着薛白的口供。    “宴到一半,我去如厕,便被带到一屋庑房,太子为之前活埋我之事道歉……”    “慢着。”    陈玄礼忽抬了抬手,问道:“太子活埋过你?”    “是。”    “此前圣人问话,你为何没过此事?”    “我担心引得圣人不喜太子,社稷动荡,当时的是‘东宫不肯帮我,我走投无路’,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想到今日又惹了麻烦……”    薛白一直都对李隆基真话,但得分时机。    因为,真话才更需要有权力。    他没权力的时候,敢让人知道他是薛平昭,他就得死;若他有权力,他不仅可以是薛平昭,还能继承河东郡公之爵位。    而李隆基是个非常按个人喜好办事的皇帝,薛白近来的所做所为,已让他敢更多的真话。    陈玄礼又问道:“韩愈吧?”    “韩愈?将军竟也知韩愈?”    “他是谁?”    “他不是谁,而是笔名。”薛白反问道:“将军可知何谓笔名?我与老师一起作文章书画而落款的笔名。”    “并无韩愈此人?”    “只须老师左手提笔,此事真假轻易可知。”薛白再次反问道:“但不知将军为何会重视韩愈?我们只落款了两幅字画、挂在自家酒楼而已。”    陈玄礼闻言愣了一下,预感到此案也许非常简单。    是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