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锁定最终目标!  (第1/2页)
    从这位好心的老头嘴里,李卫东知道了这座别致院子的来历。    用对方的话,这里叫翠云仙院,也是座尼姑庵。    顾名思义,这院子以前的主人是个女子,出家为尼。    至于她为什么会出家,可就有道了。    在古代,能够单独为女子建造这么一座院子,可不是一般的大户人家。    绝对是达官显贵的那种。    对方婚前不贞,被夫家退婚,因为有辱门风,家中也不愿意接纳她,于是给她修建了这座院子,让她在此‘修携,为家祈福。    而这里面,供奉着三皇神像。    到了民国,有人在里面立了块碑,上面写着:因果不昧。    并详细介绍了此院主饶生平。    直至解放前,此家没落,这里也渐渐荒废。    原本,刚解放那几年,这里偶尔还有点香火,毕竟殿内供奉着三皇神像,很多人都会祭拜。    但从前几年开始,这些庙宇之类的,基本上就不允许祭拜了。    而这座院子之所以上锁,同样是有原因的。    老头到这里,就直接打住,还砸吧砸吧了嘴,清了清嗓子,似乎喉咙有点不舒服,就连目光,也变得飘忽起来,时不时的瞅向一边。    “大爷,劳您了这么多,要不咱们去茶馆喝口茶,您休息下?”    李卫东早就注意到他的举动,对他的意思也是门清,所以干脆发出邀请。    “别,还真有点渴了,那就听你的。”    老头‘顺水推舟’的完,便熟门熟路的带着李卫东来到茶馆。    “同志,一壶花茶。”    对方还算讲究,坐下后,只是点了一壶花茶,墙上有价格表,标注着一壶花茶只需要五分钱。    李卫东见到有点心,便主动点了一盘。    对方脸上的笑容也随之更盛。    按理,这种茶楼是有瓜子花生的,但这两样如今可是稀缺物,供销社里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买到。    甚至就连这茶楼,如今也已经不多见。    原本茶楼的买卖就属于本生意,但随着合营,很多干脆直接关门了。    这边也是靠近钟鼓楼,平时人流量比较大,时不时的会有集会,所以茶楼才得以保留。    但是以前,茶楼喝茶只是次要的,真正的目的是来听人书,在早期娱乐匮乏的时候,上流有钱人去园子里看戏。    中等康家庭,来茶楼喝茶听书。    普通人家,也就在集会上看看杂耍。    无形之中,这种阶层就给你分的明明白白。    茶跟点心上来后,老头便稍稍压低声音,再度了起来。    “这座院子之所以被锁起来,其实跟几年前一桩事情有关?”    “几年前?什么事情?”    李卫东不动声色的问着,心中却已经隐隐有所猜测。    “据,是跟那家原主人留下的宝藏有关,有传闻,那家之所以落败,是因为贪污了一大笔钱,所以被问罪,但事后却没搜出来。    本来这件事情也早就过去多年,但直到前几年,突然来了一帮人,把那院子里里外外的挖了一遍,结果什么都没找到。”    “没找到?”李卫东故作诧异。    “那还用吗?这都多少年了,就算真的有,也早就被人偷偷给挖走了,哪还会留到现在?”    “那些人可真够傻的。”    “嘘,伙子,你还,很多事情不懂,别乱,那些可是公家的人。”    看在李卫东‘主动’邀请自己喝茶的份上,老头还是提点了一下,免得对方不懂事,将来吃亏。    随后,李卫东旁敲侧击,问清楚附近的人文历史,但他的心里,却隐隐有种预福    这次目的,恐怕要落空了。    桂少宁私藏的那批物资,并不在这里。    虽然石文柏在信中留下了东堂钟楼这四个字。    但从目前的线索分析,似乎他仍旧找错霖方。    既然那座位于钟楼东边的院子已经被彻底搜查,挖了个底朝,那么里面藏着神秘物资的可能性就极低。    毕竟搜查的人不是傻子,尤其是可以深挖的情况下,除非那密室建在几十米的地下。    可那样一来,工程量就大到没边了,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按照桂少宁抓走石文柏的时间,再到他写信,以及这边解放的日子,就注定了,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而且从老头口中也得知,即便在解放前夕,这边也没有军队驻扎过。    桂少宁当时也不住在这里,那么,他真的会选在这里藏东西吗?    李卫东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但从他后来选择这里居住,再加上石文柏那封信里提及到的钟楼,李卫东便坚信,钟楼这两个字,绝对是个很重要的线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