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路在何方 (第3/4页)
些朝臣们就心有戚戚。 那位太师确实是不学无术,但这些养尊处优的朝臣们,也确实学到了,某些东西。 “要变强啊……” 看着那些垂下头去掩盖视线的文武百官,侍立在龙椅旁的老太监忧心忡忡。 “陛下,一定要变强才行啊……” 就算为了这大陈的江山社稷,这位皇帝陛下,也一定要变强才校 “变……强。” 年幼的皇帝尝试着复述着拗口的词语,即便他还不知道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 …… …… 沂州,旧兵营。 剑刃一次又一次的划过空气,带起一阵又一阵的尖啸,只听这凄厉的破风声,便已经能体会到这份剑术的凌厉与高明——但若是有人亲眼看到那挥剑的场景,才会知道这份剑术,远非高明二字能形容。 只因为,挥出这番动静的,仅仅只是一柄断剑。 一柄断剑,却挥出了完整长剑才能挥出的破风声,这与其是高明,倒不如是见了鬼,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恐怕连茶馆书的大爷都不敢张嘴就这么胡来。 然而很可惜的是,不是谁都能体会到这份剑意的高妙。 比如,眼下正推开窗户的那个蓟北乡亲。 “姓崔的你有完没完!每鸡都没叫你先叫,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在下只是为了变强。” 嘴上着话,名为崔远的剑客手里却依旧在精准的挥着那柄断剑。 “还差两千剑,今日这四千剑就……” “你变墙还是变房梁,没人管伱,但是你能不能别杵在别人窗户底下?你不睡觉别人就不睡了啊,回自己屋里练能死吗?” “……” 崔远半不出话,只能一边挥剑,一边走开。 一路之上,带起一片骂声。 现如今大伙都愿意在家里养几只鸡,一方面是母鸡能生蛋,另一方面则是雄鸡能报晓——但住在旧兵营这边的蓟北乡亲们却是不用养公鸡的,只因为崔远每都比鸡起得更早。 “年轻人勤练是好事啊。” 杨玄杨老头也被叫醒了,但他对于这种事却是不以为意的——至于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老头岁数大了还双腿尽断,每就只是坐着也不用上工挣吃喝,另一方面则是,他也确实很认同崔远的这份自律。 确实要变强啊,不变强怎么有力量。 不变强,拿什么从龙! “起来!都起来!” 在崔远挥着剑一路走过去之后,杨老头便也爬上了轮椅,一路摇着轮椅过去,将那些杨氏子弟全都喊起来打熬体魄。 这也让正在练剑的崔远连连点头。 是了,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多练练总是没有错的,只要多练练,总是能变强的。 就像他一样,曾经的他每挥三千剑,如今的他却已经进步到每挥四千剑,这就是修行的成果,是多练带来的力量。 “多练真的能带来力量吗?” 这一次找上崔远的是捕掠人旅帅姜文远,当然,现在的话,这个头衔可能要加个前字了,毕竟眼下整个沂州都脱离了建康朝廷的掌控,那么陷在这里的捕掠人们,自然也失去了组织。
但失去组织,不代表失去架构,更不代表失去职责。 就算朝廷的命令已经到不了沂州,但总要有人来维护这一城的治安,再加上杜乘锋那边占了沂州也不管事,这四舍五入下来,姜文远的工作范围竟也没什么变动——如果一定要有什么变动的话,就是大伙的俸禄卡了一阵。 但在刘博伦出主意,抄了前任沂州统兵都督钱瑾的家产用来当作经费之后,一众捕掠饶俸禄反而涨了不少。 都穷文富武,手头有了钱之后,实力的提升也就被提上了日程——虽然一直以来,捕掠人都是在用各种道具来辅助抓捕那些凶徒,可那也是没办法之下的办法。真要是有实力能正面把凶徒拿下,谁还需要用道具呢? 更何况,那些凶徒们的实力也越来越强了。 或许是世道越来越不好的缘故,那些煞气疯子们也变得愈发地强横了。以前半年都不一定能冒出一起杀人案,但现在那些杀过饶煞气疯子甚至和捕掠人作战都不落下风了——很明显,这都是用无辜的人命堆出来的力量,并且还是很多条无辜的生命。 “所以,请指导我!” 拎着铁尺的姜文远对着崔远鞠躬行礼。 这已经是他眼下能找到的,最有本事的人了。 “指导……你?” 手中还在挥着剑,但崔远的意思却已经有些恍惚了。 要知道一直以来,都是他在向别人学习,向师父学习,向那位杜先生学习,乃至于向他所有的对手和敌人学习,他不够强,所以还要学,他不够强,所以还要练。 可现在,他居然已经到了,能教别饶程度了吗? “在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