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炼苦为功  (第1/2页)
    华山,朝阳峰。    寅末,卯初。    一丈见方的天然石台上,一个干瘦的少年正在练拳。    初春的朝阳还未升起,夜露深重,但他一身短打布衣也不觉寒冷。    这是功夫上了身,毛孔紧闭,热气都锁在体内,表面看不到一滴汗珠,但筋骨活络、气血沸腾,自然不受外寒入侵。    少年人动作不快,也没什么别的变化,就是架着弓步,一下一下打着直拳。    每每出拳力拔腰背、劲含不发、呼吸沉稳、心神凝定,普普通通的弓步冲拳,却被他打出了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    虽不曾演练什么上乘武学,但也能看出这少年拳架端正、功夫精纯,显然得了外家拳的精髓。    习武讲究天分,筋骨坚韧说的是根骨,举一反三说的是悟性。    他是山下华阴县农户之子,生得贫苦、长得粗野,没有大鱼大rou,没有药材滋补,谈什么根骨?    好在也没挨过饿,元气不曾亏损,勉强有个中人之姿罢了。    再说悟性,学得顺、想得通,上辈子就是搞研究的,算得聪明,但也不是最顶尖的天才。    比起令狐冲这种灵性天成、巧思百出的剑道天才,那肯定比不了。    综合而言,鱼乐的习武天分,只能算中上吧,主要还是根骨拉了胯。    鱼乐活了两世,自我总结,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心性。    两个层面。    对结果淡漠,对过程执着,这是天生的。    上辈子就是这样,虽然没什么大的成就,但他吃苦耐劳、信念坚定,一辈子从事机械工程,凭手艺吃饭,倒也过得不错。    回头再看看那些拨弄风云的同学,青年创业、中年潦倒,即便东山再起,那也是大起大落,辛酸自知。    比起生活平静顺遂的鱼乐,幸福感这一点来说,是真没得比。    而鱼乐的一切成就,凭得也不过是坚定二字。    还有一点是后天养成的,就是人情世故。    鱼乐最烦这个,所以吃了不少的亏,错过了不少的机会。    人到中年,活得通透些,心头厌恶也能放下,再想不顾脸面钻营点儿什么,机会又没了。    所以,这一世,他吸取教训,专业上继续坚定勤奋,生活上也要圆滑世故。    说到习武,师傅教授的内容,鱼乐都能明白,偏偏上手之后就开始走形,那他就一遍遍的练,更加专注的练!    鱼乐知道,不是他不懂,是他的身体还没懂。    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形成肌rou记忆,才能找到‘手感’,也就是武道中的‘意’。    于是,他每天寅时起床,爬到这朝阳峰顶,练拳至辰时,再下山吃饭。    古代生活可没有手机、电视、互联网,晚饭之后啥事儿没有,那就早早上床睡觉,免得浪费灯油。    如此一来,早起也不是什么难事。    长远来说,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鱼乐也想实现阶级跃迁,过得舒服点儿。    以他的聪明,考取功名也不是不可能,但以性格而言,整日蝇营狗苟,必然过得烦恼苦痛。    倒不如沉下心来,炼就一身武艺,只要在华山派有了一席之地,那他就不再是农户之子,而是名门侠客。    ——再者,来到了武侠世界,武功都不学,那还有什么意思?    是的,他这一世是個贫苦的农家子弟,比那些佃户人家好点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