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三渡汝水 (第6/7页)
士气之后,就趁着城中sao乱,有序离开了西平。 至于一级战败勋章,是给李景绩所部专门备上的,敬道荣的这些败卒,显然还不够档次。 当所有人禁声行军的时候,种轩用着异常坚定的声音,鼓舞道: “誓不与此胡虏共生!” 忽然,有什么东西落在了他脸上,让他不由得眨了眨眼。 “这这是雨??” 归义军才刚走出城门,天公就不太做美。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却突然下起了雨来。 而且下起来没完没了。 随着十二月末的寒气,雨水还有些微凝固,落在人脸上,怪疼的。 臧礼面露忧愁之色,这算是出师未捷吧? 刚放完火,就下雨了。 和天意相驳逆。 也不利于他们行军。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刘恪皱了皱眉,不为所动, 老天爷这个儿子如今有点逆反心理,可能是到了叛逆期,不过问题不大,终归还是得听老子的。 他只是干脆利落的吐出两个字: “南下。” “南下!!” 众将士一阵齐喝。 种轩望着无边无际的天空,以及路边萧萧的落叶,顿时百感交集。 忽而有一种惆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破败不已的西平县。 回头偶尔再看一眼,西平县中的火势已经渐小。 心中不知作何滋味。 前路漫漫,便是想要从汝南郡中脱身而走,已是如此艰难。 更遑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大汉那么多百战名将都寸步难行,自己能行么? 为了造东胡人的反,种氏三代人,身在胡营心在汉,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为了造东胡人的反,他几乎耗光了所有的家底,将九族栓在裤腰带上,悍然跟着张议平起事。 为了造东胡人的反,他不惜五十骑劫五万人大营,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他一意孤行,虽千万人吾往矣,而今终于有了些起色。 可是,就要这样功亏一篑吗? 西平县,就像是他这辈子努力的缩影。 今天,他却不得不主动弃城而走。 忽而,他又看到了驴车上在元福的护卫下,亲自赶驴的刘恪。 看到这里,种轩不由地气血上涌,又是如往常一样,一阵意气风发。 千难万险,有圣天子在,又有何惧?! 于是乎种轩又回望西平县,暗自在心中发誓。 贼若一日不除,则一日不回! 已是这种境地,不成功,便成仁! 刘恪也恰巧回头望了眼火势。 他没有选择直接焚城,而是只烧了几个不听话的世家大族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很快,他就得回来。 拿下汝南郡城之后,配合岳少谦所部,完全能将整个汝南郡给拿下来。 这是自己家的地盘,烧不得。 归义军在小雨之中,来到了遂平县。 遂平县虽然距离西平县很近,也是全翼的驻防之地,但因为早前侯万醒的动作,防守较为薄弱。 且城墙也更为低矮,容易攻打。 都不用刘恪上阵,他只要做个战术核弹拉满威胁就行。 种轩带兵,以敬道荣、臧礼为爪牙,很快就攻破了外城。 直接斩杀了一千多人,又让将士们累积了不少攻城经验。 但就在种轩要带着兵马,攻破内城的时候。 刘恪却突然下令鸣金收兵,不许再攻城了。 “陛下,这是何故??” 臧礼杀得满脸是血,激昂奋勇,听着鸣金的命令,虽然退兵了,可还是急匆匆前来问询。 敬道荣也是一脸茫然: “陛下,那守将听闻末将大名,已经被吓得丧胆!” “只要种将军一声令下,我这把开山大斧,就能直接砍了守将脑袋,给他城门生生劈开来,怎么就退兵了?” 诸多将士,也都是一脸不解,明明破城在即,为何收兵? 这跟你临门一脚,突然出不去了一样难受。 只要破了城拿下遂平,他们就能有地方休整,也能取用城内物资补充粮秣。 对士气,也有着极大的提升。 这难道不是一场弥足珍贵的大胜吗? 可就此鸣金收兵,等到遂平县守将有了准备,连夜加固城墙,再与蒲前光或是聂羌所部求援。 他们不仅无法在短时间内破城,更有被大军追杀的风险。 就算是要休整,你在城外安营扎寨休整,哪有去城里头舒服? 可刘恪只是轻描淡写的应了一声: “这并非朕的谋划。” 敬道荣瞪大了眼睛? 不是谋划? 可您老弃西平县之前,不就是说要攻打遂平县吗? 臧礼本来想说些什么,但也想到了此处。 没错,是攻打,不是攻破。 一字之差,差别却是很大的。 “攻打吗” 种轩若有所思。 他大抵能猜到,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