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途(四) (第2/2页)
而归。 但这情形在大理寺众人的眼中,估计就变成了不良人仗着人多,扣下情报,强抢功劳。 现在,徐庚找他们谈话,估计一半是为了透底,另一半便是找他们要情报来了。 宵征丝毫不慌,神色不动,微微点头,主动接过了话茬儿。 “段司丞确实天纵奇才,也屡次帮我们侦破要案。此次往生门的情报,也主要是靠他侦测推断,才能有所收获的。” “原来如此,段司丞向来是逢案必破,这次又有二位相助,往生门的案子想来也不在话下。” “自然、自然,往生门的案子,还需要多多依仗大理寺的诸位。” “哪里、哪里,不过是我们与你们不良人共同协力罢了。” 甘棠看着从互相套话,变作互相吹捧的二人,忍不住在夜色的掩饰下抿嘴低笑,心中防备亦是放下不少。 “咳咳,徐司直刚才所说的这些内情,韩校尉可知道?” 在逐渐融洽的谈话氛围中,宵征忽然问到。 徐庚神色难见,但语气中多了几分谨慎:“你可知威武郡所在的凉州,是何人治下?” 他虽未直接回答,但这一番问话,却有了明显的指向。 凉州位于大盛西北,那里异族交汇,各种势力纵横交错。为治理凉州,大盛以威武郡为封邑,派一国公领同为大盛四军的玄风军常年驻扎在此。 而玄风军的统帅、威武郡的主人,便是魏国公,安庆禄。 再联系此次徐庚北上,是交由驻扎在西侧的赤雪军,而非本就在西北的玄风军护送,便很难不叫人有所猜疑。 朝廷是否已经对魏国公有所怀疑?
但这种猜疑有多深,猜疑的源头是因为往生门的线索,还是因为十年前杨家军的旧案,宵征不得而知。 他只能相信,段天翊仍旧为他保守着秘密,没有向大理寺袒露此前探查中有关杨家军旧案的线索。 “魏国公总不能跟往生门扯上关系吧。” 他干笑着掩饰到,假意转过头看对面的摆渡船。 徐庚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魏国公自然不可能,但若是玄风军内部有问题呢?” 宵征做了然状,目光扫过徐庚身后的羽林军,暗自戒备。 羽林军遴选天下各军精锐,组成三千之数,玄风军作为大盛四大强军之一,以奔袭如风,杀意如潮著称,若他们内部被往生门腐蚀,羽林军也有被渗透的风险,也怪不得徐庚如此谨慎。 而这可能也就是他们加入这支队伍,徐庚又在这个时候单独找到他们二人密谈的原因。 防内胜于防外! 三人都是聪明人,话到此处,也不需要再多说什么,惹旁人生疑,闲聊几句,便各自散开,眺望起对岸的情形。 没过多久,摆渡船便已返回,三人随一众羽林军上船后,也默契地没有相邻而坐。 徐庚坐在几名羽林军之中,位于船舱靠内的位置。宵征则与甘棠坐于外部,紧靠舱门。 随着船夫一声吆喝,船身晃动着驶出,船舱内除了羽林军铠甲摩擦的轻微响声,再无其他动静。 羽林军留在此处的队副刘志是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他守在徐庚身侧,双手抱胸,没有多余动作。 见此情形,宵征与甘棠也不多说,各自闭目。 船行两刻,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如柔柔的安眠曲,让二人忍不住地疲乏起来。 昨天忙了一夜,今日又赶来护送,二人都没有时间好好休息,此一闭目,便有些放松警惕,浅浅睡了过去。 “噗通。” 不知浅睡了多久,船外的动静忽然将二人惊醒,宵征揉揉眼,看向徐庚和羽林军,见对方仍是出发前的模样,也微微放下心来。 可是甘棠却没有了睡意。 安静,太安静了。 她很快意识到不对劲,除了船舱内的动静,船舱外却再没有声响,摇篮的声音、船夫的吆喝,都随着刚才的“噗通”声消逝了。 她看向宵征,发现同伴也紧盯着舱门。 二人对视一眼,正要出门查探,忽然船舱内有人喊叫起来:“水...这船漏水了。” 甘棠看过去,船舱底部,几处缝隙正以极快的速度往舱内灌入河水,恐怕要不了半刻,船便要沉下去了。 二人再不迟疑,一下冲出船舱。 可等他们冲出去,船上空空荡荡的,船外江阔水急,哪还有什么船夫。 再望向四周,船此时才行至江心,正缓缓打转,而唯一能驱动这艘船的船桨,竟然也不知去向。 他们一群人就这样被困在了宽广的江面之上,进退失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