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延陵四日行(附录漫谈中药保健(208)) (第2/3页)
当年啊! 第三日上午游地静寺。 地静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佛教音乐梵呗的发源地之一。 地静寺,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省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 地静寺,为中国禅宗大丛林。 地静寺宝塔,始建于现代,即公元2002-2021。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是游了部分景点。 一个寺院,天王殿是必须看的。 来到了“天王殿”,这么大的天王殿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 它高达23米多,面积790平方米。 这檐下的巨匾“天王殿”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着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的。 上方还有“不二法门”的砖刻,由清代翰林院编修、晚清洋务派先驱、吴县书法家冯桂芬所书。 进入到天王殿内迎面的这一尊就是弥勒佛像,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令人感到慈祥亲切,顿生欢快之情。 再看这殿后的韦驮菩萨。 他手中的兵器叫降魔杵,又叫宝杵,面向大雄宝殿,他是看护寺院的守门神。 这殿堂两边的四尊巨大的彩色塑像就是护持佛法的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 这里的四大天王像,素以高大威严,神采威武而着称。每尊高达7.8米,连同神台高9.1米,为国内寺院同类塑像中少见。 大雄宝殿也是必须去的。 现在我们来到的主殿就是大雄宝殿,殿顶重檐九脊,高25.8米,进深28米,面阔26.4米,铁力木大柱高约30米,是全寺最大的佛殿。 整个大殿建筑具有众多的砖雕饰件,这是地静寺的一大特点,为江南其他寺院所不及。 大雄宝殿的正脊和戗脊,几乎全是用砖雕饰件嵌砌而成,以专门定制的砖雕,打磨雕凿出多种人物、飞禽、花卉等图像,风格纤细典雅,形象生动传神。 这些饰件都采取中间镂空的“透雕工艺”,既科学地减轻了屋面负荷,又能减弱风力。上端配有“倒挂花篮”和“卦络”,体现出富丽华贵的宫殿装饰风格,其细微有致的结构,充分反映了江南砖雕的特色。 地静寺的木雕古朴瑰丽,鬼斧神工。 殿上三尊大佛下六角型的“须弥座”,又名“金刚座”、“莲花座”。 这些佛像前的底座和悬吊在空中的琉璃灯,佛像的供桌等大型木雕作品形成系列,金碧闪耀,气派非凡,烘托出清净佛地的神圣氛围。 须弥座呈双束腰形,高达3米,周长5.2米,各有11层花瓣。 第一层大花瓣是神佛,第二层是禽兽,第三层是花卉等等。 从整个大殿的木雕来看,他们雕刻精美,造型华丽,其内容之广,气派之大,堪称江南寺院之最,给人以巧夺天工的艺术享受,过了大雄宝殿来到玉佛殿。 这是江南寺庙中不可多见的一大特色。 这里的玉佛,均由佛国缅甸请回的。 有3尊大型卧像玉佛,我们眼前的这尊卧佛长达5.3米,重12吨,另两尊长3.8米。 卧佛是佛祖80岁涅盘时的形象,这种卧式称作“吉祥卧”。 卧像雕刻精美,面容宁静慈祥,两眼微合,从容自在,没有丝毫痛苦的感觉,艺术再现了释迦牟尼佛进入涅盘时的神态。 步入地静宝塔塔基广场,抬眼望去,是宝塔一二层间悬挂的“龙城象教”的大匾,匾长5米高2米。 而在塔基四角,高5.3米、全铜铸成的四大天王高大威严、神采威武,分别手持的剑、琵琶、伞、龙四件“法宝”,隐含着对“风调雨顺”的祈求。 每座天王像两侧,分别摆放铜铸大象共8只,每只大象高3.2米,长5米。 另有两根高19.8米、直径3米的九龙柱矗立于宝塔两边,九龙柱由花岗岩雕刻而成,重200余吨。 龙与象共聚广场,也应了“龙城象教”之说。 此外,广场上还有两只长5米、宽1.8米、高2.8米的香炉,是迄今全国最大的香炉。 周浩然一行还去礼拜了财神殿。 还听了大师讲道,主讲人是荣粹法师,是宋天鼎的远房亲戚。 下午,荣粹法师安排了一场义诊,自然是宋、周二位老师大显神威的时候,受益的是地静寺的出家师父。 晚上游白塔公园。 第四日,二人安全返回缆镇。 游了好几个景区,算是饱了眼福。 顺便调理了身体,也是受益! 养生说到底要注意自我保养、顺应自然! 附录:漫谈中药保健 《柳叶刀》:腰痛已成为全球“致残首因”!4个行为让腰更受伤 现如今,腰痛是越来越普遍了——长久伏案工作后,弯腰捡东西时,甚至转个身,腰部就开始隐隐作痛,让人猝不及防。数据显示,从1990-2015年,全球腰痛患者比例增加了54%,估计全球约有5.4亿人备受腰痛困扰。 不过,您可千万别因为腰痛常见,就不把它当成一回事。2021年6月,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的一篇涉及165项研究的综述表明:腰痛是全球生产力损失的首要原因,也是126个国家健康寿命损失的头号杀手,全球致残首因! 好端端的,为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