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时代烙印  (第2/2页)
动的眨着,像是在回应太公说的话。    青年正是刘邦的大哥刘伯,从小被送去私塾念书,三岁识字,十岁便已经能熟读圣人经典。    求取功名的路上虽有磕磕绊绊,但他的聪慧,他的努力上进,同样也塑造了他骄傲的性格。    在家人面前,一直都是有出息的,是风光的,是全家的希望,是将来刘家的顶梁柱。    刘邦之所以被骂作废材,跟大哥刘伯也有莫大的关系。    试想一下,家中有这样的大哥,每每说话间都能引经据典,道理连篇,拿来和你一个只会酗酒烂赌,不干正事的泼皮无赖作对比,效果可想而知。    后者恐怕弑兄的心都有,只是没到那一步,也只能变本加厉的堕落。    刘宣嘟啷着嘴,撒娇道:    “阿爹就是偏心。”    刘煓只是嘿嘿的笑,对于小女儿没有太多的要求,能够找个好婆家,将来安心的相夫教子,也算是她的福气。    “你大哥将来是要飞黄腾达的。”    对太公的说法,刘宣显然是不服气:    “三哥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秦王好武,以境界高低加官进爵,我们家又没有世袭罔替的资格,读那圣贤书有何用。”
    “别听你那不争气的三哥胡说,就剩一张嘴了。”    说起刘邦,太公就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父女的拌嘴影响到念书的刘伯,放下竹简,在刘宣的头上摸了两下:    “三弟对圣贤有误解,修身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治国平天下方能水到渠成,读圣贤书,修的是一身浩然正气。”    “听不懂,我还是觉得二哥厉害,抬手间便能飞沙走石,要是参军,肯定是大将军。”    刘煓则是哈哈哈的笑起来:    “二郎习武,还不是因为三郎太过懒惰,家中劳动力不足。”    刘宣起身,手中的青梨实在太涩,朝着墙外用力的扔了出去,顺势做出一副会功夫的样子。    “二哥练武就为了种地?怪不得阿爹常说二郎最勤快。”    刘伯被meimei的动作逗笑:    “女孩子还是应该多学点针线女红,将来在婆家也能有个好脸色。”    “哼!才不要嫁人呢,我要做个女侠,除暴安良。”    三人闲聊的时候,门外传来二狗的声音。    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二狗,在门口就开始大喊道:    “太公、太公……不好了。”    刘宣一个箭步上前:    “小狗子,怎么了?”    “干哥……被衙门的人抓走了。”    刘煓从藤椅上翻身爬起,三两步走到二狗面前,蒲扇拍在头上:    “快说,怎么回事?”    二狗把刘邦在青楼的经过讲了一遍。    刘煓听到刘邦又在青楼鬼混,还当街拿刀,脸色瞬间铁青,锤着胸口,喘着粗气:    “逆子,逆子……”    刘伯过来把太公扶住,安慰道:    “父亲莫急,待我先去衙门看看,三弟纵然不学无术,断然不会置大秦律法不顾。”    说完径直朝门外走去。    太公急忙叫住刘伯:    “带些银子……”    刘宣一把挽住刘伯的胳膊:“我也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