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市场的巨大空缺 (第2/2页)
总,我记得如今南棒国的汽车全球销量依然高居世界第三,在欧美大杀四方,他们车应该只是在华夏卖不动吧?”郭远问道。 “郭总,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国内的南棒国车和欧美的南棒国车那可不是一回事。” “我知道啊!雷总你之前不是南棒国的汽车在国内偷工减料了吗?” “不仅仅是偷工减料的问题,根据我这边的调查,南棒的汽车在米国公路协会的测试中现在经常拿满分,在安全榜上名列前茅。 可是,作为国内特供车型的帝都现代菲斯塔,在2019年中保研碰撞测试中,A柱直接大幅度断裂,在耐撞性测试中直接拿到了最垃圾的p级。 这是南棒系车口碑崩坏的历史转折点,菲斯塔就算是特供版也不能这么垃圾吧? 而且菲斯塔是特供,但索纳塔可是全球同款。 结果在米国拿下所有项满分的索纳塔,来到中保研参加40%正面偏置碰撞实验中一样A柱断裂。 为了压低成本,保持价格优势,南棒车甚至在安全领域做出了动作,这一点消费者不会看不到。 最离谱的是南棒车将历史悠久的老技术排列组合一下,就拿出来当新车卖,高情商叫做经典皮试,直白点儿就是不思进取。” 听完雷总的话,郭远大概已经清楚了南棒国汽车会衰弱的原因了。 只是郭远不明白,为什么南棒国要这么做呢? “雷总南棒国这么搞是不是因为南棒国歧视华夏市场,觉得华夏穷,只买得起便宜车,所以减配?”郭远问道。 雷总闻言摇了摇头:“郭总,你的这种法看似合理,但多少带零情绪,为了歧视而放弃赚钱生意是不会这么做的。 咱们都是生意人,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有几个生意人会跟钱过不去?”
“貌似也不少吧?” “那些大多数都是被zzzq裹挟了,在南棒那边zzzq可裹挟不了财阀。” “那是为什么?” 雷总笑了笑道:“一句话,市场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市场的角度解答的。 我认为唯一的答案就是,最近几年国产车的竞争力实在太强了。 南棒系车如日中的时候,国产车都是些什么?bdF0点dF3、奇瑞qq,吉利美人豹。 当时国内品牌很多车还是挺走量的,但是口碑谈不上非常好。 但短短十几年过去,现在国产车已经拿出了高中低端,可以覆盖50万元以下所有价位,并且在每个价位都努力的做到性价比最高。 最近一两年的国产车内卷成都只能用离谱来形容。 德系bbA还可以凭借品牌价值生存,但是南棒系日系的赛道则是要完全正面迎接国产车的冲击。 华夏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度也明显是全球最惨烈的。 太多车型在国内卖不出去,但是拿到欧洲、东南亚、南美都是各种乱杀。 海外市场还能风平浪静的主要原因就是贸易壁垒和产能。 比亚迪的汉唐系列,欧洲售价要四五十万人民币。 名爵在欧洲市场因为还有一定品牌知名度,而且还有相当的产品力,所以占有率增长飞快。 在国产车的冲击下,合资唯一的生路就是想办法利用品牌知名度,树立中高端形象,向上层努力攀爬,甚至去选别家合资。 但南棒国车可能是因为畏惧跟日系、德系同价竞争,也可能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总之选择了减配降价。 就这种水平,来和国产车硬钢,他能吗?很明显是不能,他没这个能力! 所以最终结果只能是面对比亚迪。吉利,长安等等各种10万左右的产品被花式吊打。” “原来是这样,雷总分析的还真是透彻啊!”郭远对商界前辈的眼光表示了赞叹。 “郭总谬赞了,其实除了竞争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南棒那边的新能源汽车太拉胯了。 2021年的时候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有688万辆,相关部门有个预计今年新能源车销量会达到850万辆。 那么就意味着,如果总销量不变,燃油车的份额会进一步被蚕食掉162万辆。 这相当于是一到两个大的燃油车集团从华夏市场消失。 而南棒系品牌在华夏新能源车的销量,我特意查了一下,名途近一年销量177台,起亚的K3EV近一年销量592台。 这几年华夏汽车市场变化极其剧烈,南棒系品牌在新能源上无所作为,那么他们的汽车销售数量还会减少,这个市场巨大的汽车空缺就需要新品牌的汽车来填补,比如我们的大米汽车。” 听到雷总起市场空缺,然后又提到了用大米汽车来填补市场,郭远心里咯噔一下,他好像有点明白雷总来公司找他的目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