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归人  (第2/2页)
境中,待其受陈官爵后,再发遣建康。”    宇文护闻言大喜,拊掌笑道。    “得二公计,吴儿在吾掌中矣。”    是月。    北周加陈安成王陈顼正九命柱国大将军衔,命使者杜杲送之与周弘正同归南朝。    并留其妻子于襄阳。    同月,北周开永济渠于蒲州,龙首渠于同州,灌溉农田数千顷。    有此二渠之后,北周用兵齐国时,后勤线路更短,而补给效率更高。    ——————    齐太宁二年(562年)一月。    齐帝高湛归邺城,葬齐孝昭皇帝高演,并立自己时年六岁的次子高纬为太子。    入夜,邺城,昭信宫。    年愈三十的昭信皇后李祖娥,容色未减昔年,在今时一众高氏女眷中,姿貌仍称魁首。    自去岁九月,高演害死她的儿子高殷之后,她便自著素衣素裙,每日于宫中佛舍焚香祷告,唯愿爱子魂魄早归净土。    未想高演不久亦死,她虽深信佛法,亦不免心中释然。    “芸芸大千,其中自有果报。”    心中暗叹间,李祖娥默默向室中的观世音造像焚香祈祝。    这尊观世音造像是时下少有的女像观音。    那菩萨面容优雅,神态宁静,低眉顺目,栩栩如生。
    往日,李祖娥心中每有郁结,便于这佛前祈祝,多获释然。    忽听门口有宫人急急而入。    昭信宫平日侍候之人稀少,这匆匆入内的宫人,尚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女孩。    “至尊来,大家宜避之。”    那女孩在门外喊道。    “婢子欲使我阿嫂避何人?”    屋外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李祖娥心中一紧,这是长广王高湛的声音,不,这是齐国新主的声音。    那女孩不再言语。    李祖娥听得屋外一阵脚步,由远及近,心中不安愈盛。    门开之声入耳,她敛容振作,望向来人。    “至尊何以夜来见妾?”    她向闯入屋内的高湛一礼,只盼他知礼而退。    高湛对这些虚礼却浑不在意,对于阿嫂的美色他早已垂涎多时。    况且高洋在日,时常打骂侮辱自己,今日能得其倍加礼敬的女子,自然更为乐事。    高湛已去狐裘,年不过二十五的他,火力正旺,似乎丝毫未觉天气之寒。    他只端详着面前佳人的面容,然后缓缓说道。    “太原王绍德尚在邺中。”    “阿嫂若不从我,今夜即杀之。”    李祖娥只觉高湛目中若有尖刀,和着这冷厉的言语,似要取走自己的一切。    “惟愿陛下勿杀我儿。”    素衣落地。    佛舍中。    但见。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    —————    西梁大定八年(562年)二月。    江陵,东城。    梁帝萧詧,现今不过四十四岁,观其面色,却似行将就木。    城墙上,抱着一册书卷,萧詧举目西望,见到了江陵西城上“助防”周军的旌旗。    时及今日,不想我大梁这最后一州疆土之存亡,却还要仰那周人之鼻息。    心中一痛,他旋即举目东归。    涛涛江水自江陵城下涌过,奔向东南。    他知道,在那江水尽头之外的尽头处,那里有他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梁都建康。    若是可以,他情愿做个归人。    但他不能,他萧詧,是大梁昭明太子萧统之子,武皇帝萧衍之孙。    靠着江陵的石墙,他又念起了那首《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月,西梁萧詧崩,第三子萧岿嗣位,改元天保。    梁帝,魂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