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 (第3/4页)
中,第一个接受封赏的,自然便是洛玄夜,他也是李世民麾下,唯一一个不需要李世民记功的人。 “玄夜啊。” 洛玄夜出列抱拳躬身道:“父皇万安,臣在。” 李渊越看洛玄夜越满意,笑声回荡在殿中,“朕的女儿里面,平阳是最优秀、最像朕的,所以朕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她以女儿身担任中书令。 朕的女婿里面,玄夜是最有能力,最出息的,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次平定刘武周宋金刚,又有大功。 你已经爵封从一品周国公。 勋位也已经十二转上柱国。 又有从二品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和正三品左骁卫大将军的职官。 武散官也已经是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 朕便封你从一品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让你更加的荣耀。 再赐你一千五百户食邑,让你的食邑达到五千五百户。 朕的外孙出生不久,朕封他为食邑五百户的开国县子。 朕再赐伱千金,布帛,宫中珍宝。” 大手笔! 听到这个赏赐的众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实权没有什么变化,这很合理,但李渊给洛玄夜和他的儿子加了两千户的食邑。 听起来不多。 但只要稍微算一下就知道有多离谱。 如今天下户口大概在六百万户,李唐的户口大概在一百五十万户。 平阳公主李秀宁的规格是按照亲王来的,实封万户,加上洛玄夜和他们的儿子,食邑在一万六千户! 这是整个大唐百分之一的户口! 在这个土地税占据大头的时代,这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李渊这个人,对自己的亲戚是真舍得给,尤其是他唯一的嫡女和女婿。 那些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官职,还有爵位、勋位、散官,本就是为了彰显荣耀,不至于让臣子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而制定的,现在算是发挥了他的作用。 “臣叩谢父皇!” 洛玄夜再次躬身行礼后,在满殿群臣艳羡的目光中,退回到席中。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要扔。 大多数人并没有想过要和洛玄夜比较高低上下,在目前的大唐,能和洛玄夜比恩宠的没有几个。 他是李氏外戚,在李渊心里属于自己人,光是这一点,就已经不是其他人所能比。 望着荣耀满身的李世民和洛玄夜,殿中有一人是真的难受,那就是李元吉。 这场庆功宴究其根源就是他丢掉了河东,结果现在李世民收复,李世民愈荣耀,就显得他愈废物,他只能喝闷酒,脸上的不爽任谁都能够看得出来。 同时有些郁闷的李建成见到后训斥了一句,“楚王,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你不要摆出一副这种表情。” 李元吉心中有些不忿,李氏血脉所传承的优良传统开始熊熊燃烧。 他眼珠一转,低声道:“太子,我不是因为自己丢了面子而不高兴,我是因为自己在父皇心里的地位又变低了而不高兴啊。 唉。 以后父皇万一事事让秦王去做,我这闲不下来的性子,可怎么办是好呢?” 真不愧是拥有血脉天赋的李氏,李元吉表面上是在说自己不受重用,但话中却暗戳戳的点李建成。 你太子高兴什么,现在大唐已经只知道有秦王,而不知道有太子了。 你是不是忘记了父皇曾经说过,想要让秦王做太子,再这么下去,我李元吉受不受重用不知道,但你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恐怕是保不住。 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李建成立刻就变了脸色,转瞬又变回来,深深地望了李元吉一眼。
他没怀疑李元吉故意挑事,因为李元吉从来如此。 殿中的策勋一刻不停,能够在这里被赏赐都是中高级贵族,要么就是出身高门大阀,那些出身寒微的人,是难以踏入李渊皇宫的。 比如李靖。 在策勋的最后,李渊点了一个人的名字,洛玄凌,虽然李世民带着他参加皇宫夜宴,但以他的级别,本不该由李渊来赐予爵勋,只要走吏部和兵部就足够。 洛玄凌有些疑惑的走在殿中,向李渊行礼,而后静静地等待着李渊说话。 李渊笑吟吟道:“朕听闻是你救了秦王,战报中还有你的桩桩战功,最后大破宋金刚,你立了大功,朕想要见见秦王口中的少年英雄是何等模样。 现在看来,果真不愧是洛氏子,仅仅这人样子,就名不虚传。 听说秦王妃想要将自己的meimei许配给你?” 洛玄凌抱拳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李渊笑意盈盈道:“男儿当世不能没有冠冕持重,你救了秦王,朕心甚喜,封你为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加忠武将军,左监门卫中郎将,至于你的勋位,朕记得兵部报上来的是轻车都尉,勋位十二转,这是国家根本,朕不能随便动,就如此,你依旧在秦王府兼任,你可满意?” 洛玄凌立刻抱拳躬身道:“微臣谢陛下。” 这有什么不满意的,正四品上的开国伯爵位,正四品上的武散官忠武将军,相当于从四品上的勋位轻车都尉。 最后还有正四品下的左监门卫中郎将作为职官,以后就可以在左右十六卫中一路升迁,前途广大。 某种程度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