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大唐第一统帅是如何炼成的? (第5/5页)
却没有任何的进展,只能悻悻退去。 唐军就这样时不时sao扰一番,却不进攻,就是告诉薛举没走,就是在这里耗着。 薛举出兵过几次,但是唐军完全不为所动,根本就没有出战的意思。 这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薛举一开始还自信满满,唐军的粮草被他截获了不少,他相信自己会是那个胜利者。 但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薛举开始暴躁,他有些不自信了,他不明白唐军为什么这么能耗,难道唐军又有新的粮草送来了? 但实际上是,没有! 李世民已经恢复了健康,唐军中的粮草也不多了,现在已经每天变成一顿,李世民在等,在熬,他相信薛举这样性格暴躁的武夫是忍不住。 …… 李世民赌对了,或许也不算是很对。 上天总是会青睐那些更加坚强的人,李世民因为生病而受到了莫大的损失,但是他挺过来了。 现在轮到薛举了。 他竟然也病倒了! 在这个时代,武将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阵前生病,只能说是天命如此。 而且薛举的运气很明显就没有李世民这么好,他一病不起,完全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薛举死了! 李世民有些愣神,他还准备和薛举一决高下,却没想到命运竟然会给他这样一个馈赠。 这就是上天给予他的奖励吗? 李世民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临了。 让士卒们吃饱饭,和仓促被拥立的薛仁果来一场决战,他将会夺回失去的一切。 代表大唐! 代表那些死在浅水原的将士! …… 在泾水南岸,无数的尸体横陈着,煞气直冲云霄,无数唐军向前,李世民亲自向前冲阵。 先前大败一场,袍泽死于此,如今得胜,士卒们战意旺盛,黝黑的面容,大吼着。 咚咚咚。 唐军战鼓响彻,重重落在每个人心间。 几乎所有唐军士卒都在看着那一道身影,秦王李世民! 他手持弓箭,身先士卒,冲在所有人的最前,唐军能这么快就恢复士气,能这么快就拥有凝聚力,和每每冲锋陷阵的李世民有莫大的关系。 这是他与生俱来的东西,他能够凝聚人心,用自己的真诚和勇敢,仁义和智慧,他在战阵中,他就是一面旗帜。 唐军怒吼之间,齐步向前,刀兵挥舞之间,血rou纷飞,西秦军队不断死去。 洛玄夜伴在李世民身边,他手中的马槊宛如闪电一般刺出又收回。 他感受着胯下战马的律动,战场上不断刮来的风,风将泾水吹来,一阵湿润,混杂着血腥的味道,进入了他的肺腑中。 人在死前脸上的恐惧、戾气。 唐军士卒脸上的兴奋! “杀!” 唐军这精锐的数百骑,从西秦军中横插而过,打穿了整个军队,在军队之后,李世民将唐军的旗帜升起来,又转身逼进,西秦军一见,亡魂大冒,瞬间失去了战心,四散而逃。 西秦将领一见形势不妙,当即就要撤退,李世民立刻下令,“追!” 这一追就是数个时辰,杀的西秦军人仰马翻,唐军士卒也已经精疲力尽,诸行军总管都来劝李世民,“秦王,士卒们已经很是疲惫,已经不能再追了,前面就是城池,我军只有三千轻骑,没有攻城器械。” 李世民却说道:“我们忍了两个月的时间,现在西秦军中无粮,城中更是没有粮食。 西秦军的士卒根本就不可能逃进城中,他们都是陇西人,在我军的衔尾追杀下,都往家乡逃回去。 现在城中空虚,我们只要兵临城下,城中就可能会投降,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停下。 继续前进,告诉士卒们,进城之后,子女为我大唐所有,金银布帛,全部赏赐给将士们!” 李世民慷慨的将城中财物全部分出去,精疲力竭的大唐士卒,瞬间感觉从身体中涌现出一股力量。 李世民率领着三千轻骑奔赴泾州城下,他的双臂已经很是沉重,但还是强硬的举起强弓射下一个个敌人,洛玄夜更是披甲孤身一人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宛如战神。 薛举的儿子薛仁果还想要顽抗,但是守城的将士见到西秦大势已去,又和薛仁果一向不和,当即就开城投降。 见到这一幕,李世民放声大笑,笑声中满是快意。 这一场历时三个月的战争,最后还是自己笑到了最后,如此的一波三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那艰难的两个月中,李世民也曾经自我怀疑,但最终他坚持了下来,他坚信薛举一定是先耗尽存粮的那个人。 最后他的坚持取得了效果,还有了额外的收获,薛举竟然死了,这给了他绝佳的机会。 如果当初直接撤军的话,又如何能收获今日的胜果呢? 如果当初没能守住营寨,又怎么能让敌军自乱呢? 如果在得胜后不敢追击,不迅猛的攻击,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战果呢? 在这一战中,李世民明白什么叫做忍耐,什么叫做机会只留给勇敢的人,兵法中的不动如山、迅疾如火,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阳照下来,照在李世民以及胯下的神骏白蹄乌身上,他身上的鲜血仿佛是勋章,洛玄夜率领着十几个骑兵,走在李世民身边,时刻注意着周围。 只要在战场上,他就一刻都不会放松警惕。 ———— 玄夜与文皇善,晋阳大业以来,伴帝左右,每战奋先,帝尝慨曰:“朕身历百战,青阳每伴朕侧,夙夜达旦,纵兵锋抵鄂,朕亦可安眠。 朕在军中时,每命青阳取将,青阳辄跃马入万军,取首而还。 敬德、叔宝、知节,朕之肱骨爱将,尤不能及青阳。” 诸将以为然,无不忿者,玄夜恩宠,由此可观。——《唐书·周郡王玄夜世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