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赵国存亡,系于我身! (第4/4页)
启禀大王,臣有三寸不烂之舌,如今所需的仅仅是陛下一封征讨圣旨罢了。” 那个坐困许昌皇宫的汉室皇帝,在经历了血色许昌后,如今彻底成为了摆设。 但摆设他也是当今的两位皇帝之一,更是唯一被大多数诸侯承认的皇帝。 不是燕国那个自娱自乐的皇帝。 董诏现在要他的一封圣旨,那也合理。 董诏得到曹cao的首肯后离开了魏国。 望着董诏离开的背影,在场的众人猛然间意识到,在这种纷乱的乱世中,又是纵横家纵横睥睨的时代了。 那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时代。 现在虽然没有邦周的春秋战国时代那么夸张,但在出现一个足以独斗天下的势力前,拉拢盟友是不断获得胜利的关键点。 …… 在刘备正在备战时,曹cao对邺城展开了猛攻,是有别于先前那种不疾不徐的攻击,而是完全不计较代价的进攻。 如今的曹cao,手中有兖州、豫州这两块仅次于冀州的肥沃土地,在河东太守投诚后,拥有了完整的三河,实力之强,人口之多,冠绝天下。 他和赵国玩兑子战术,赵国根本就扛不住。 审配和麴义整个人都是麻木的,即便是将伤亡打成五比一又有什么用? 魏军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何止五倍? 从邯郸而来的援军被挡在城外,根本就进不去,只能暂时寻找适合防守的地形建造大营。 三州打三郡,硬实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目前邺城唯一的希望就是楚国军队! 楚军在哪里呢? …… 楚军在等。 实际上在接收到了第一批的粮草后,楚军就在关羽的率领下出发了,然后关羽按照刘备的指令暂时等待。 等待魏军的伤亡再大一些,粮草再减少一些,实力再弱一些。 等待魏军的气势从如日中天渐渐落下来,那是才是最好的出战时机。 刘备的选择很正确,他是个优秀的统帅,虽然只能统帅不超过一万人,但抓时机很准。 但楚军等待的每一刻,都意味着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邺城,加重了一丝破城的风险。 …… 邯郸城中。 曹cao和刘备已经被问候了不知道多少次,尤其是刘备,拿了粮草不做事,让人恨得牙痒痒。 现在怎么办? 袁谭已经有些六神无主了,洛燕站起身望着众人道:“刘备会出兵,但一定是在见到曹cao已经被我军所伤的情况下。 他前来助拳,不是要为我赵国硬抗曹cao。 他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 如果全部指望刘备,那我赵国定将灭国。 如今的局面,我将会率领我赵国最后的大军前往邺城支援,同麴将军里应外合,或许能将魏军击退,甚至胜过魏军。” 至于楚军。 他们一定会出手,但没人知道他们会什么时候出手。 …… 洛燕率领着赵国最后的大军离开邯郸,直奔邺城而来,但刚刚走出半路,竟然遇到了麴义! 洛燕如遭雷击,随洛燕前来的田丰沮授等人都直接懵了。 洛燕冲上前去,没等询问,麴义就直接泣声道:“国相,邺城被叛徒打开城门,卑职和审正南失联,魏军进城,卑职只能率领着先登营突围,赶往邯郸再做打算。” 邺城丢了! 洛燕回过神来,立刻急声道:“麴将军,可愿意随本相杀回去。” 麴义当即道:“自然愿意,麴义绝不是贪生怕生之徒,先登还在,麴义愿为先锋!” 洛燕朗声道:“好,如今邺城刚刚陷落,我们还有夺回来的机会,这就出发!” …… 在邺城外,审配在曹cao面前说出了那一句足以让他名垂千古的话。 这一句话,充斥着满腔的豪情和忠贞。 这一句话,就是千百年来,人所孜孜不倦所追求的最高道德之一。 这一句话,让曹cao这样的人,也禁不住对审配心生敬意,他想起了荀彧,不愿意苟活于魏国中,他想起了关羽,不愿意投身自己麾下。 我的麾下可有这般人吗? ———— 审配字正南,河北名士,绍主河北,配为袁臣,配性刚正不阿,时人皆敬畏,从燕为副二,燕甚敬重,及绍卒,燕主伪赵,乃使配守邺,帝破邺,俘配,欲服之。 配有铁骨,曰:“不事二主,忠贞之节,配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请死而已。” 帝敬之,以为壮士,又问其愿,配乃曰:“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其言若雷,配死,帝慨然曰:“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寡人若得审正南者必委以公卿。”——《魏书·洛沮荀审田列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