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汉业将何?洛川薨! (第4/4页)
最后的护卫力量全部带到青州去吧。 为父死后,你的母亲会带着为父的遗体返回昭城,你不必前来吊唁,以免出现意外。 阿晋会为为父主持葬礼,你不必担心。 只是以后想要见你的母亲,那便不容易,若是有朝一日能够完全收复冀州,那时再到昭城中祭拜一番即可。” 洛川絮絮叨叨的说着,那个曾经的天下楷模,到了如今,也只是有着许多遗憾的普通人罢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彻底倒在洛倩的怀中,握住妻子的手,微不可闻的轻声道:“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和你在一起,就这样待在洛英城中,看花开花落,草木枯荣,真好啊。” 真好啊。 洛倩感受着彻底那颗心停止了跳动,忍不住抽噎起来,见到英侯洛川就这样死在自己面前,所有人都感觉心被抓紧一般。 汉室曾经的擎天之柱之一,在这一刻倒塌了,他生命的后半程,就是在培养洛齐和刘备这两个新的擎天之柱。 或许没有什么遗憾吧,他安稳的躺在洛倩怀中,嘴角甚至带着一丝丝的笑意。 …… 英侯洛川薨逝的消息自然是足以震动天下的大事,他是汉室的英侯,但他同样是天下的士人领袖之一。 若不是天下走到了列国纷争的地步,这世上除了皇室之外,其他人在洛川的面前都要俯首。 洛川这样的大人物薨逝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评定谥号。 纵然刘备对曹cao恨得牙痒痒,但他还是向许昌朝廷递去了文书,请汉皇为洛川评定谥号。 正如刘备所说,“君侯一生都是汉臣,我还没有资格为君侯上谥号,若是有朝一日,我为皇帝,定为君侯加谥,但此时还是要汉皇为之上谥,方不负君侯一生。” 许昌朝廷及曹cao收到洛川薨逝之事后,微微叹息了一声,没有说话而是径直交给了朝廷中的大臣。 魏国臣子从官品还没有资格主导商议谥号之事,但经过一通大杀特杀,如今朝廷的主导是曹cao,没有经过很久,洛川的谥号就被商议出来――忠毅。 在大汉历史上,这个谥号最著名的人恰好是一位昭公,先汉的昭忠毅公,薨逝在洛水,改革大业未成,最终遗憾而死。 这是个很好的谥号,不偏不倚。 英忠毅侯。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最后一任后汉英侯,洛齐不会接受许昌朝廷的英侯册封。 至于未来会如何,没有人知道。 英侯国中有一支队伍缓缓离开,往昭公国中而去,在车队中,棺椁被细细封着。 …… 吴国。 宫殿外的所有吴国大臣都有些焦急的踱着步,报信的使者已经进去不短的时间,却依旧没有出来。 可想而知豫章郡公所受到的冲击有多大,群臣聚集在这里,就是担心洛楚会选择去奔丧,见英侯最后一面。 那实在是太危险了,所有人都不愿意见到那一幕。 若是洛楚失陷在中原,那刚刚形势大好的吴国,蒸蒸如上的国势,不知道会迎来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诸位大臣,郡公请诸位进殿。” 众人这才一窝蜂的走进去,一进去便见到洛楚正襟危坐坐在上首,穿着孝服,小乔坐在他旁边,同样是一身孝服。 见到众人走进后,洛楚第一句话就是:“诸位爱卿不必担心,本公不会前往昭城奔丧,大局为重,本公明白。” 还没等众人松一口气,洛楚便又说道:“本公不能前往昭城奔丧,这是本公的过错,本公日后将在吴国服孝,万望诸公注意言行。 便如此。 诸公请回吧。” 洛楚竟然没等众人说话,就直接下了逐客令,这是从未有过的行为,但众人都明白现在的洛楚恐怕心情很差,不想见到太多人。 既然洛楚已经不回昭城奔丧,那就没有大事,众人对视几眼后,纷纷告辞退下。 望着离开的众人,洛楚正襟危坐的身子一下子垮塌下来,眼泪瞬间噙满了他的眼眶。 “夫人,父亲会不会怪我啊,怪我因为这俗事杂务,竟然就连最后一面都不曾去见他。” 小乔将洛楚抱在怀中,温声道:“夫君不必担心,父亲怎么会怪罪你呢? 恐怕你真的冒着风险去昭城奔丧,那才是会让父亲怪罪的。 有朝一日,我们会回到昭城的,会的。” …… 洛川薨逝。 随着一道道风,随着寒冬过去,随着春风拂过,终将是过去了。 这些年实在是死去了太多的人,有天潢贵胄,有升斗小民,对死亡所有人都带着麻木的情绪。 战争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中原的,关中的,乃至于草原的! ―――― 川性刚强,少游洛阳,见不平而拔刀助之,士民曰正,朝政昏暗,川慨然勃作,挂冠归国,常庇豪杰,及至党锢,川斥灵帝,又护清正,天下赞声,称之楷模。 灵帝祸乱,太平乱起,川怀忠谨,勤王而东,惜功败未成,汉业忽衰,川未哀惜,强作振声,遍观宗子,欲寻光武,刘备有运,乘风而起。 川承祖业,汉业刘氏下最尊者,故时怀兴盛之愿,世道艰难,大业难成,诸侯举王,汉业几不复存,刚而易折,川怀绝意,遂薨矣。 灵帝有忠不信,有贤不用,川有才不显,青史难书,岂非贤臣亦需圣王配? 惜哉!――《后汉书洛英侯世家》 终于写出来了,这一章我还是很满意的,不枉我憋了两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