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七百零四章 朱颜敛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四章 朱颜敛藏 (第5/8页)

。虽说当时因为李抟景还在世,而那刘羡阳的本命瓷,据说一路辗转到了风雷园手中,所以那头搬山猿有些顾忌,亦有为正阳山考虑的成分,不宜与当时的风雷园彻底撕破脸皮。

    可如今想来,还是让山主觉得头疼不已,万事最恨一个“早知道”!

    陶家老祖转过头,下巴抬起,点了点那妇人,然后与山主说道:“按照她的情报,刘羡阳如今是龙泉剑宗祖师堂嫡传,由于刘氏祖辈曾是醇儒陈氏先祖坟地的守墓人,后来在南婆娑洲醇儒陈氏求学十年,如今刘羡阳是什么境界了?与风雷园有无私底下的接触?”

    妇人起身,从袖子里取出一页纸张,陶家老祖伸手一抓,先行浏览起来。

    山主神色自若,对此不以为意。

    陶家老祖皱眉道:“尽是些鸡毛蒜皮的破烂事?既然能够成为阮邛弟子,什么境界?是不是剑修,飞剑本命神通为何?在南婆娑洲醇儒陈氏求学期间,可有什么人脉?都不清楚?!”

    陶家老祖将那纸张推给山主那边,山主看完之后,道:“照着情报来看,这刘羡阳少年时,就是个藏不住话的,爱出风头,返回家乡,就没有跟人谈及求学经历?”

    妇人摇头道:“性情变化很大,虽然喜欢每天闲逛,可与街坊邻里言语,只聊些家乡故人故事,从不提及醇儒陈氏。甚至整个槐黄县城,除了曹督造在内的几人,都没几个人知道他成了龙泉剑宗弟子。而神秀山上,龙泉剑宗人数太少,阮邛的嫡传弟子,更是屈指可数,不宜刺探消息,免得与阮邛关系交恶。阮邛这种性情的修士,既是大骊首席供奉,还有风雪庙当靠山,据说与那魏剑仙关系不错,又是与我们大道相争的剑宗,我们暂时好像不宜过早招惹。”

    陶家老祖哈哈笑道:“倒是说了几句颇有见识的正经话。”

    山主没来由感慨道:“若是有个魏晋,我正阳山何愁未来,我就算给魏晋让出山主位置,都是可以的。”

    魏晋先后两次问剑北俱芦洲天君谢实。

    当之无愧的宝瓶洲剑仙第一人。

    妇人置若罔闻。

    山主问道:“刘羡阳的本命瓷,确定在那风雷园手中?”

    妇人点点头,“应该无误。”

    山主伸出手指揉了揉太阳xue,“事已至此,算是死仇了,尤其是这些吃不得半点亏的年轻人,最记仇。万一以龙泉剑宗的嫡传身份,与我们问剑,到时候正阳山对他如何处置,打死还是不打死?怎么看都是个麻烦。万一再与那风雷园勾连起来,使得风雷园与龙泉剑宗一起针对我们正阳山,哪怕问题不大,终究不美。”

    妇人试探性说道:“我有个想法,山主听听看。”

    山主欣慰笑道:“说说看,若是真能成事,解决一个潜在麻烦,我们正阳山一向赏罚分明。”

    山主说到这里,瞥了眼一张空着的座椅,比那妇人位置靠前几分。

    妇人心领神会,立即笑颜,只是突然犹豫起来。

    山主更是善解人意,说道:“今天商议,已无大事,各位只管回去修行练剑。”

    又有一些老剑修起身离去,祖师堂便空了一半。

    那妇人这才说道:“我们琼枝峰一位女修,先前游历狐国的时候,与那清风城一位骊珠洞天出身的卢氏子弟,相互爱慕,咱们不妨顺水推舟,让他们喜结连理,结为一双山上神仙道侣,再与清风城许氏打个商量,让那男子入赘正阳山。此人祖籍大骊槐黄县,出身福禄街卢氏,与那刘羡阳更是死仇,而且不止一次。那卢氏子弟,早先就差点将刘羡阳打死在一条陋巷,后来陶丫头游历骊珠洞天那次,此人亦是被清风城许氏妇人相中,帮忙带路。所以刘羡阳,对此人一定怨气不小。”

    山主点头,大致意思,已经明了,又是一个意外之喜,难不成眼前这个始终恪守规矩、不太喜欢出风头的妇人,正阳山真要重用起来?

    妇人继续说道:“我们婚宴办得热闹些,然后故意放出风声给槐黄县城那边,刘羡阳肯定会听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就算刘羡阳大闹婚宴,打杀了那卢氏子弟,总好过刘羡阳将怨恨憋在心里,闹过之后,其实是好事,再往后,就没借口与我们正阳山纠缠了。”

    坐在妇人对面那位老祖师,再次笑眯眯开口道:“妇人之仁。”

    妇人没有反驳什么。

    那老祖师说道:“只要刘羡阳在婚礼上敢出手,我就能让那卢氏子弟死得恰到好处。不但如此,再让那刚刚穿上嫁妆没多久的琼枝峰弟子,事后殉情便是。至于她是真死还是假死,不重要,还不都是由我们说了算。大不了让她学那苏稼,隐姓埋名,正阳山不会亏待他。我就不信闹出这么一场,阮邛还有脸护着那个刘羡阳。”

    妇人轻声道:“晏祖师远见。”

    那老祖师身体后仰,靠着椅背,“好说。”

    山主说道:“还得再想一个让刘羡阳不得不来的理由。”

    陶家老祖笑道:“简单,让那清风城许氏家主顺便参加婚礼。他如今身上还穿着刘羡阳祖传的那件瘊子甲。相信清风城比我们更希望刘羡阳早早夭折。”

    妇人轻轻呼出一口气,似乎今天说了这么多,让她有些疲惫。

    正阳山一处对雪峰上,一对主仆,在建造于崖畔的仙家府邸廊道中赏景。

    男子正是旧朱荧王朝剑修元白,他身边婢女名叫流彩,在外人跟前,就是个面瘫。死气沉沉,长得还不好看,极其不讨喜。

    元白有些黯然神伤,没有想到只是出门游历了一趟皑皑洲,就已经家国皆无。

    婢女的家乡,其实不算完全意义上的浩然天下,而是皑皑洲那座享誉天下的天井福地。

    天井福地是皑皑洲刘氏的私人家产,最早发现之时,还是座灵气稀薄的下等福地,硬生生靠神仙钱砸出来的上等福地。

    每年都会有那“天女散花”的盛况。每年开春,让刘氏家族的年轻女子,身穿七彩法袍,抛洒雪花钱。

    不是刘氏钱不够,而是福地受那无形大道压制,至多就是上等福地了。

    就连玉圭宗姜氏掌握的云窟福地,都没办法跟天井福地媲美。

    没办法提升福地品秩,也难不住皑皑洲刘氏财神爷,传闻嫡子刘幽州,小时候不小心说了句玩笑话,砸出个小洞天来,以后就是我的修道之地了。

    于是皑皑洲财神爷觉得此事可行啊。

    在那之后,看刘氏砸钱的架势,就是个无底洞,也要用雪花钱给它填平了。

    所以浩然天下一直有个谐趣说法,谁能嫁给皑皑洲刘幽州,谁就是天底下最有钱的管家婆了。

    男子转头看着婢女,轻声道:“放心吧,我会帮你找到那位福地旧主人。”

    婢女点点头。

    一位从祖师堂御风而至的妇人,落在廊道中。

    元白与她相互行礼。

    妇人以心声言语,面有为难神色,与元白说了先前正阳山祖师堂那个提议。

    元白听过之后,毫不犹豫道:“我答应了。”

    妇人轻轻叹息。

    到了正阳山就足不出户的元白笑道:“前辈不用如此。”

    在妇人离去后。

    元白对那婢女愧疚道:“流彩,我争取帮你讨要一个正阳山嫡传身份,作为你未来修行路上的护身符,找你主人一事,我恐怕要失约了。”

    婢女点点头,“没关系。”

    妇人缓缓御风回了自家山头,正阳山规矩森严,每一位修士的御剑御风轨迹,皆有定例,高低都有讲究。

    到了十分简陋的修道之地,妇人嗤笑一声,她坐在一张蒲团上,伸手捻动手腕上的那根红绳。

    想起正阳山和风雷园的那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