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三章 谁被拖入泥潭了  (第2/2页)
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纯粹因为“实力不济”。    这让他无比痛苦,又无比愤怒。    痛苦的是自己的无能为力,愤怒的是上面的优柔寡断。    ----本来己方还是有机会的。    如果在对方组织起演习之前,一往无前地把局势推到爆发,盟友们根本来不及反应,也只能选择站在己方这一边。    但就是那么几天的“商讨”、“考虑”,让己方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现在,木已成舟,对方已经完成了战略部署,再想实现突破,谈何容易?    想到这里,鲍勃捏紧了拳头,咬牙切齿地开口问道:    “所以他们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我们不再做出任何反应,任由他们肆无忌惮?”    一旁的助理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回答道:    “从最新的沟通来看,确实是这个意思。”    “我们没有必要......”    “不是没有必要!只是他们怕了!”    鲍勃怒吼着打断了助理的话,狠狠一拳砸在了办公桌上。    “我们不应该退缩,我们不应该示弱,军事崩溃的后果是经济和外交的全面崩溃,这本就是我们立足的根基,我们怎么能放弃?!”    “但......我们不得不放弃。”    助理默默地递给鲍勃一沓文件,随后开口说道:    “事实上,我们已经开始崩溃了。”    “从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直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年的时间,但我们的经济形势没有一丝一毫的好转。”    “我们已经连续四年没能实现增长了,金融市场信心已经跌落到了谷底,而此前在军事领域的豪赌,已经可以说宣告彻底失败。”    “实际上,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并不感到惊讶。”    “他们只是想止损而已,跟我们不一样,他们需要优先保证的事情,是让人活着。”    听到这话,鲍勃原本还激愤无比的情绪突然就像被泼了一桶干冰一般,迅速地冷却下来。    “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    他下意识地问道。    事实上,作为一个军事主官,他关心的唯一与经济相关的事务,就只有军费。    而在过去几年,哪怕经济环境再怎么恶劣,军费投入却丝毫没有缩减。    所以,他一直以为,这个国家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榨干。    但现在,听助理这么一说,似乎情况并非如此?    “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严重。”    随后,助理展开了文件,开始对鲍勃逐条解释。    内外部债务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甚至到了几乎不可持续的地步,换一句话说,国家已经无法从任何一个公开市场上借到钱,想要维持经济运转,就只能不断透支货币信誉,以远期的通胀为代价,换取现期的稳定。    这就是纯粹的击鼓传花。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快要爆掉了,几个大行都已经向美联储发出了明确警告,要求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可问题是,美联储能有什么办法?    进一步加息,维持全局的供氧,还是断掉一部分,丢卒保车?    在资本深度介入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政策,都没那么容易实现。    除此之外,制造业也不容乐观。    到今年2月,制造业pmI录得45.3%,预期47.5%,前值47.7%,这已经是pmI连续第14个月低于枯荣线,打破了美国在这方面的记录。    能坚持到现在,都已经算个奇迹了。    因此影响,新订单、出口订单、进口降幅也全部超过3个百分点,同样达到了单次统计的最大降幅。    而最恐怖的事情在于,美海外企业不良贷款率也达到了新高,这意味着,不仅在国内赚不到钱,连海外的市场地位,也逐渐被某个国家取代了。    所有数据中,唯一好看的,也许就是失业率。    4.7%,并且近几个月来还在持续下降。    鲍勃稍稍松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失业率数据似乎还比较理想,这也许正是我们经济韧性的表现。”    “我们还有再搏一搏的机会......”    “这是假的。”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助理打断,随后,助理开口解释道:    “6个月内,失业率持续下降,就业人口增加,但工业用电量却几乎腰斩。”    “鲍勃先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的工业部门,已经实现了灵能驱动。”    “.......”    在这种时刻,这实在算不上一个多么好笑的笑话。    但看着助理脸上嘲讽的神情,鲍勃也算是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一组显然不合理的数据仍然能获准对外发布,那就意味着,除了发布虚假数据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维持住民众对这个国家的信心了。    难怪国会表现得那么犹豫不决.......    等等。    鲍勃突然醒悟过来。    当初的战略,目的就是将对手拖入泥潭。    可事实上,真正被拖入泥潭的,好像是.....    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