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异常 (第3/3页)
颔首致意,示意他辛苦了,而毋丘俭则抱拳表示一切为了大汉。
“诸位,既然前将军和左将军已经准备妥当,那我等也应早日进军,协助他们荡平五原郡,获取我军在河套地区的立足点,届时南下、西进都尚可,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魏延满脸笑意的道,他对赵云和马谡很满意,竟能在不暴露行踪的前提下潜伏至河阴一带,这无疑会让夺取九原的难度大大降低。 “全凭大将军做主。” 对于魏延出兵的提议,所有人都跃跃欲试,收复河套而去啊,这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 魏延点点头,环视帐内一圈后正准备安排作战任务,但余光却瞥见毋丘俭的嘴角动了动,好像要什么的样子,于是他将这一幕暗暗记下。 “休昭你留守临戎,负责将后勤转运中心建立起来,保障后勤补给正常运转,同时,伱可向龙城方向派出游骑,探查西鲜卑和北匈奴的动向。” “诺” 董允上前接令,相比于战场征伐他还是更喜欢政务,而魏延也有意把他培养成下一个伊籍,所以让他接替远征军大管家一职。 “至于诸位,可在会议结束后回营整顿兵马,收拾行囊,补充粮秣和淡水,做好明日出发的准备。 在明日行军时,以马岱、牵昭所部的羌胡义从为前军,冯习、刘邕所部为龙骧军为后军,其余热均归入中军,两日内务必穿过库布齐沙漠突入五原郡内。” 除了留下董允外,其他饶作战任务都大同异,魏延也就懒得一一安排,他此时心中还惦记着刚才的毋丘俭呢。 “我等遵命!” 众人拱手齐声回道。 “仲恭留下,其余人散会。” “诺” 不一会儿,大帐内就剩下魏延和毋丘俭两人,于是魏延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开口问道: “仲恭,刚才你欲言又止,莫非有异议不成?,若有,还望不吝赐教。” 毋丘俭的能力如何,已经在西征时得到检验,所以对于他的意见魏延还是很重视的,再一个人家在武威待过那么多年,可能到访过河套地区。 “大将军,末将并非对此策有意见,只是发现了一些特殊情况,但又不敢确定,所以才犹豫该不该的。” “哦,细细道来。” 这下魏延来了精神,在敌后发现异常可不是事,一旦忽略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末将之父在事魏时,曾在武威以太守之位安抚北方胡人,末将也曾跟随使者前往河套同胡人达成战马交易,所以对河套地区有大致的了解。” 毋丘俭先表明自己曾多次来过河套,间接的告诉魏延他的话并非胡编乱造,空xue来风,而是有真凭实据的。 “末将发现,今年分布在河套地区的胡人部落,相较往年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在同前将军、左将军前往河阴时竟未遇到一个部落,这明显不合常理,北地冬虽然活动不便,但并不代表他们不生活。 而且河套地区近几年象未出现剧烈变化,黄河也未曾改道,更没有大的战乱发生,由此可以刨除外部因素,那么胡人选择在冬离开,一定出于主观因素,也就是他们找到了更合适度过寒冬的聚居地。 由此末将猜测,胡人是不是越过长城前往上郡躲避寒冬了,但此事是不是太过巧合,我们正欲捣毁他们的老巢,而他们却拖家带口离开让我军扑了个空。 末将实在想不明白,于是将猜测告诉了前将军和左将军,但他们也毫无头绪,于是让末将趁送信之时将此事禀明大将军,希望大将军能从中发现些什么。” 毋丘俭将他的发现、疑点、猜测了出来。 其实毋丘俭猜得没错,因为胡人主力南下使得大量的汉人逃离家乡,而他们留下的村庄和房屋就成了完美的避风港,刚好能度过今年寒冷的冬季,至于牛羊马匹这些更不用,这可是胡饶辎重。 毋丘俭的话让魏延沉思,其实北方的胡人很清楚,他们占据河套地区和并州北部区域,并不是因为他们实力强大,而是因为中原正处于争鼎阶段无暇他顾,一旦中原完成一统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 因此,他们这几十年一直龟缩在河套地区不敢南下,就算曹魏多次在关键战役中失利,他们也没反叛的意思,反而是阴山以北的鲜卑一直蠢蠢欲动。 然而今他们却一反常态南下上郡,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对大汉的敬畏,从而可推断出他们的实力恐怕得到巨大增长,而一旦胡人失去敬畏之心,那接下来一定是南下牧马!。 既然河套地区的胡人南下,那阴山以北的鲜卑会忍得住?。 想到此处的魏延霍然起身,目光死死盯住阴山,然后又看了看在鲜卑南下必经之路上九原,一股不祥的预感从心中升腾而起。 而在下首的毋丘俭,他发现魏延的手抖得厉害,非常的厉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